实施预约挂号检查,提高满意度推广国产支架,一年给病人省了几千万
“以前医院排号要排长龙,现在可以电话预约挂号、一站式预约检查,方便多了!”近日,广州市民李伯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看病后高兴地说。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东省人民医院积极改善服务,预约挂号率已经超过75%,去年为30余万人次患者提供预约检查服务,并大力推广国产医疗器械,降低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
电话预约挂号,一站式预约检查
为了缓解“看病难”,卫生部去年要求全国各大医院开展预约挂号服务,重点推荐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的经验。
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说,该院每天门诊量逾万人次,患者天没亮就来排队挂号。医院较早独立开展预约挂号。当时有电信公司找上门希望合作,但要收取病人的话费,医院不想增加病人负担,就自己投钱建设平台,还安排几十人专门接听电话,每年要花几百万元,都是从医院的收入挤出来的,不收病人预约费。目前已有76%的病人通过免费预约挂号看门诊。
虽然电话、网络、诊间、现场挂号四种预约挂号方式基本解决了“一号难求”的挂号难题,可不少市民有过这样的经历:拿着医生开出的多项检查单,“马不停蹄”地楼上楼下跑上一圈后,发现还没约完,已经到了下班时间。
为此,省医东川门诊去年开始推出“门诊预约检查24小时无间断服务”,避免多项检查分别预约的奔波之苦。有些患者需要做CT、磁共振、B超等多种检查,现在不用跑多个检查室去预约,可以在一个窗口完成所有项目的预约,有计划安排先后顺序。另外,病人缴费后如超过下班时间,可以将资料交到入院处,第二天上班后预约中心就会电话通知病人预约时间,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前指导。
为方便病人就医,该院还推出17项便民服务,为外地病人寄检验单,代办诊疗卡,患者可回家等待检查结果或在网上查询,大大缓解了“三长一短”(排队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问题。
推广国产器械,降低病人费用
为了缓解“看病贵”,省人民医院使出了新招——推广国产医疗器械。
林曙光说,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大部分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其实已经不比进口的差,价格还便宜很多。但医生们由于惯性思维,还是喜欢用进口器械。医院为此专门开了中层干部、科主任培训班,要求加大国产器材的采购率和使用率,减少病人费用负担。
省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吴书林举例说,像一个心脏支架,进口的要2.5万元,国产的才1万元左右,便宜了1.5万元。去年省医的心脏支架手术,国产支架使用率占了4成多,给病人省了几千万元。
又如骨科的一个人工关节,国产的比进口的便宜2万元,去年省医的国产人工关节使用率从10%跃升到30%.再如尿毒症患者每周至少要做两三次血液透析,费用高昂,省医下决心使用国产透析器材,使每人每次透析费下降了100元左右,病人每月可省上千元费用。
“三分治,七分养”,省医最近又建立全省首个大医院“回访中心”,每个住院病人出院后,有专人打电话回访,咨询康复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还要长期随访。下一步还将对门诊的重点疑难病人进行回访。
医护自学潮汕话、客家话,拉近与病人距离
心血管是省人民医院的王牌科室,CCU(心脏重症监护室)更被称为“心血管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岛”.这个只有17张重症病床的监护室,每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急危重症心血管患者1300余人,抢救成功率90%以上,平均住院天数仅为4.2天。
当记者走进这个荣获国家青年文明号的病区,看到一片温馨气氛:探视区“许愿墙”写满了病人家属的祝福卡“老爸,你要加油”“老公,你一定会好起来”,年轻的护士钟姑娘正在给行动不便的病人蔡伯洗脚、搽润肤露。
科主任陈津介绍,病区从2003年就取消了护工这一岗位,实施护士责任包干制,所有进入CCU的患者,从治疗到饮食,从洗头洗脚到大便小便,一切都由管床护士负责。他们实施优质服务承诺上墙、管床医生护士名字上墙的方式,公开接受监督,让患者放心,家属安心。
记者还看到了两本特别的本子——“学习潮汕话记录本”、“学习客家话记录本”,上面写满了有趣的“翻译”,比如潮汕话的“要不要”,读音就像普通话的“爱卖”,而客家话的“腹痛”读音又如普通话的“赌痛”.护士长笑着解释说,因为病区收治了全省各地很多只懂方言的患者,于是医生护士就自发学习潮汕话、客家话等方言,为的是一句乡音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拉近自己和患者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