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库 >崩漏

崩漏

概述
概述

  崩漏(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点击查看更多
病因

  1、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2、气血两虚: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3、脾肾两虚: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4、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5、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查看更多 >
症状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并发症

  1、贫血

  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2、虚脱

  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3、邪毒感染

  表现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带下稠粘,色黄气秽或五色并见,伴有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苔黄腻,脉象细滑等。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查看更多 >
检查诊断

  临床对以崩漏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崩漏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辨病思路:

  一、崩漏病特指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如崩似漏的疾病,包括崩中和漏下。多见于青春期、更年期妇女,检查未发现肿瘤等病变。

  二、崩漏以外的其他疾病出现阴道非正常性出血者,常有:

  1、阴道出血量多,小腹部扪及肿块者,多为石瘕。

  2、确诊妊娠,阴道出血,可见于胎漏或异位妊娠。

  3、产后阴道出血,量多者分为新产出血、 血崩、晚期产后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者,为产后恶露不绝。

  4、崩漏,伴全身皮下出血、身热者,应考虑疫斑病、紫癜病、蓄血病等。

  5、周期性于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期)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且白带增多者,为经间期出血。

  6、因损伤所致阴道出血,有损伤原因可查,称女阴损伤。

  7、伴全身多处出血而出血难止,不发热者,可能为血溢病。

  8、中老年妇女阴道时有出血,带下臭秽或夹血丝者,应疑及胞宫癌等之可能。

  三、常规妇科。产科检查,应作为必备诊断。

  四、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必要时可作脊髓液、细胞培养等检查。

  五、腹部X线摄片、B超、CT扫描等,能帮助确定病位和明确诊断。

查看更多 >
治疗护理

  一、止血

  1、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2、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3、其他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仅作为止血的辅助措施。

  二、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应用)。

  1、人工周期治疗(见月经稀发)。

  2、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一般用口服避孕药,服法同避孕,适用于生育年龄而无生育要求者。

  3、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三、恢复排卵功能,是治疗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1、克罗米酚(见月经频发)。

  2、三苯氧胺(见月经频发)。

  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月经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于月经中期连续脉冲式给药,每天5mg,共3天。

  四、诱导闭经:对更年期及老年妇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类药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渐少直至闭经。

  五、子宫切除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无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六、中医治疗

  1、实证

  治法 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 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七、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2、皮内针法 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人,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3、皮肤针法 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4、穴位注射法 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相关阅读:

  产后哪些妇科病适合看中医

查看更多 >
预防保健

  1、注意身体保健。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在生活上劳逸结线路,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这对功血崩漏的防治很有效。

  2、应用药物进行止血。药物止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子宫内膜脱落干净,可注射黄体酮;一种是使子宫内膜生长,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再用些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达到治疗功血崩漏的目的。

  3、恢复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一般连续服用已烯雌酚等药物,每天0.5-1克,连用20天,用药最后5天增加注射黄体酮每天20毫克。一般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合理治疗,可以很快痊愈。对于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排卵前期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望调节月经周期。

  以上就是一些预防功血崩漏的方法,大家可以仔细研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降低功血崩漏的发病率。从根源上杜绝它的发生。

查看更多 >
食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