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内森·福克斯最近的研究发现,婴儿期的害羞最早是出于本能。他用脑电图扫描仪监测一组9个月大的婴儿的脑部活动。面对陌生人的问候,那些性格内向的宝宝显得紧张、焦虑不安,大脑中掌控忧虑、恐惧情绪的区域变得很活跃。而性格外向的宝宝则会向陌生人伸出手去,脑电图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掌控积极情绪如“愉快”的区域会活跃起来。

  一份调查显示: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出色表现的人,几乎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时期都受到过来自亲人的积极暗示,最多的是来自母亲。积极的暗示是表达爱的情感,而不是夸张、夸耀或对缺点的掩饰。用积极、正面的语言肯定孩子,夸大孩子的优点,缩小缺点,营造“我能行”的心理氛围,孩子的好习惯和情绪就会接踵而至,这也是所谓的“暗示教养”。专家认为:积极的暗示,特别是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的暗示,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心理、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

  美国马里兰大学儿童成长实验室的负责人内森-福克斯教授表示,父母的行为将决定“害羞基因”被进一步激发还是压抑:“如果你有这种"害羞基因",但是你的母亲自信大方,那么你并不会比你的同龄人更害羞。但是,如果你开始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基因的作用将会开始对你的行为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你有这种基因,而又生长在一种压力重重的环境里,那么你有很大的可能会成为一个胆怯、焦虑和压抑的人。”

  由此可见客服宝宝害羞的心理,需要父母度给予鼓励,多对宝宝的行为给予肯定的意见。

  帮助宝宝解决害羞父母可以做:

  ◆照顾宝宝的自尊心,避免在宝宝面前表扬其它性格开朗爱交际的孩子,这会加重宝宝害羞的程度。

  ◆孩子在试图突破时,会有些许的尴尬,此时需要你更多的鼓励才会再向前走出最艰难的一步。所以,你要将鼓励进行到底,即便是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

  ◆创造环境让孩子在家里无忧无虑地学会大胆说话,让他们自己决定在外面该不该也大胆说话。

  同时父母也要注意几点以免适得其反:

  1.让孩子知道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都有很多优点,只是优点表现不同。

  2.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学会面对失望和痛苦,如果他们不喜欢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他们自然会有所改变。

  3.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所想,问问孩子为了让他在别人面前觉得更自在,你可以做些什么。

  4.不要强迫孩子面对他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新情况。

  5.跟孩子谈谈他的行为,但不要贴标签。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我发现别人跟你说话时,你会低着头不说话,你如果不想别人打扰你,你可以告诉他们‘我现在不想说话。’”

  相关专区导读:

  【性格心理专区】【早教3-6岁专区】【害羞专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