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所谓的“素质教育”和一个个“好儿童”、“好孩子”的光环,我们遗憾地看到,现在的幼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走进一个误区,天真无邪的幼儿也背上了过于沉重的包袱。
老师,我们乖得很辛苦
不可否认,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本身就蕴涵着智力的价值。但这不等于说任何知识用任何方法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都必然会促进其智力发展。那些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学业知识,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终会因缺乏经验难以理解而不具有促进智力发展的意义。甚至还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造成一种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凯茨所谓的“习得性愚蠢”——对学习的无能感和由此产生的自信心丧失。可见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代价去换取眼前可见的所谓“早期教育成就”,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
遗憾的是,我国目前不少人对此缺乏认识,仍津津乐道于幼儿能识多少字、算小学几年级的算术,而不考虑孩子是越学越爱学,还是越学越厌学!按照国际21世纪委员会的观点,判断“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是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记者以孩子父母的身份暗访了几家幼儿园,结果发现以小学生甚至成人的标准来规范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已成了幼儿园的一个通病。在一家艺术幼儿园,一位负责招生的同志介绍,因为现在外面的天气太热,他们一天只在早上8点至9点间,让孩子们出来玩一个小时,其余时间除了午休,不论大小班都像小学生一样在教室内上课,每节40分钟。记者从墙上抄下了一个班的课程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上下午安排4次课,珠心算、键盘练习、美术、舞蹈、常识、歌唱等将课程表塞得满满的。
小红花变成了“紧箍咒”
怎样才能得到小红花?问一些大班的孩子以及一些小学生,他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听老师话、不调皮、表现好等等。孩子们的回答表现出不应有的成熟。
小孩子从进园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不能在教室里跑、不许大声说话、不准玩自带的玩具,如此等等。在评好孩子、发小红花等激励下,大部分孩子学会了努力控制自己,不说老师不愿听的话,不做老师不让做的事,每天在“应该怎样”、“不准怎样”的灌输下,孩子们在幼儿园已很难找到作为小孩子的感觉了。
推开幼儿园教室的门,看见的不是天真烂漫的孩子,而是一个个规规矩矩坐在凳子上的“小大人”,他们一个个乖巧的眼神,不是令人欣喜,而是让人心痛。采访中,一位父母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为了能得到老师手中的小红花,在一次晚饭的时候,每一次老师问谁还加饭他都举手,结果,小红花得到了,人也撑坏了,回到家全吐了,结结实实病了两天。
婴幼儿是“人”,不是动物,不能用对待动物的办法来对待婴幼儿,不能用机械训练的办法来训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