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首先要对引发情绪的事件重新评估,改变原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承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困扰、不协调只是彼此的意见不合、看法不一致,并非大难临头也不需要感到罪恶。当父母采取较合理的信念时,也就踏出反击情绪困扰的第一步,进而产生正向的情绪反应,也才能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对子女表达出慈祥的关爱与支持,提供子女一个健全成长的环境。

家庭教育 父母如何避免自陷泥潭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以下一些策略可以帮助父母发觉,并改变教养子女上不合理的反应,避免陷入无谓的亲子冲突:

  (一)接纳情绪与自我改变的计划

  在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谁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把愤怒当作是生活中的事实来处理。我们所学习到的传统信条告诉我们,强烈的情绪是不好的,应该加以控制。我们跟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深恐自己的愤怒会伤到孩子,总是尽量忍耐,可是事实上,即使你再能忍耐,或早或晚,你的脾气还是会爆发。

  在我们发怒的时候,我们的举动会像是失去了头脑的人。我们对孩子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如果是要加诸于我们的仇敌身上,也可能要犹疑一下、考虑一下;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却往往毫不犹疑、不加思索。我们会向孩子吼叫、侮辱他们、责打他们,当时在盛怒之下,演了一场鼓乐喧天的戏,唱完了后我们又会感到内疚心疼,郑重其事地决定以后绝对不再唱这出戏。内心中充满了对孩子深深的歉意,却不知如何疏解,很自责,甚至觉得自己很失败。而这种自责并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反而把自己的心情越弄越糟,抱定决心不生气,比长篇大论的空谈还糟,只有火上加油。本来只是“打了孩子”这么一件很单纯的事,却弄得所有不愉快的感受都涌上心头,整个人又陷入了忧郁的情绪低潮。在低落的情绪中,更容易被孩子小小的过失激怒,于是又一次的循环开始,我们再度的破坏了我们原有的慈爱心,也忘了我们再度痛责的人正是我们为了他的幸福而甘愿奉献出我们的生命和幸福的人。如果父母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话,事实上伤害孩子最大的并不是挨那几下打,而是在父母的情绪低潮中所尝到的无形压力与不安。幼小的孩子在情绪上是与父母有着相当连系的,父母不愉快,子女又怎么可能不受感染呢?

  因此,如果你很生气,不需要压抑、掩饰,而要坦诚的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要了解有时候难免会有敌意产生,但不需要刻意地去躲避它,而是要衡量这些情绪感觉是否能帮助你改善亲子关系。然后,自己要做个抉择,是不是想改变?决定要改变,那么为自己制定一个改变计划,并持续某种改变策略,一个星期后,再评价情况是否有改善,而后再决定是否持续使用这个策略或者是改变练习策略。

推荐阅读:一位4个博士母亲谈家庭教育  父母帮助子女成功的十路径

美国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