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被动成长”,相信所有的父母一定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处于被动成长状态。然而“被动”就像普罗克汝斯特斯的床,在不经意中,父母就将自己的孩子置于这个境地——“被动成长”中。

逻辑思维的被动成长

逻辑思维的被动成长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普罗克汝斯特斯之床”的故事。

  普罗克汝斯特斯是一个臭名卓著的妖怪,他利用他的床杀死过往的旅客。最初他看起来是友善的主人,他将所有路过这里的人请到家里,让他们放松一下疲惫的筋骨。但当客人入睡后,普罗克汝斯特斯就开始折磨他们。他要求客人与床的大小正合适。如果客人的腿或脚搭在床沿上,他就将其砍掉;如果客人太矮,他就将客人拉长,直至将人折磨而死。

  父母导致孩子“被动成长”的常见培育现象:

  孩子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

  妈妈:不要把玩具放在嘴巴里,多脏呀!我们不玩了,宝贝过来,妈妈抱抱……

  孩子在床上安静而自由的躺着……

  妈妈:宝贝,来!我们现在练习爬,好的,再来一次。孩子爸爸!你看宝贝会爬了,宝宝再爬一次,给爸爸看看。

  孩子自己坐在小车里玩……

  妈妈:宝贝过来,妈妈抱抱,我来给教你念儿歌。

  妈妈带孩子参加早教课程……

  妈妈:宝贝坐好,你看老师在干什么呢?我们也学老师一起穿珠子吧!来妈妈教你。你要是不穿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孩子在专注着开着周围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妈妈给孩子指着天空)

  妈妈:宝贝,看,那里有只鸟。快看快看,那边的树开花了,多漂亮呀!看,天上飞过去一架飞机。好了,宝贝渴了,喝点水吧!

  请父母仔细想想,其实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类似情况会非常非常的普遍。父母之所以出现上述行为,其出发点不外乎: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呀!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就是让他们多看看、多了解了解、让他们多学学。

  一切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卫生为前提。

  我们说,父母的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帮助孩子的方法上。因为上述父母在帮助孩子的时候,没有以打断和不依从于孩子的兴趣与关注点为特征,只是以单纯的“帮助孩子”为目的,主观的教授而已,促使孩子在此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阻断孩子的信息采集过程,从而有可能形成孩子不良的信息采集习惯。

  造成父母被动培育行为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从普遍规律上讲,成年人在正常的社会生存中,因为生存目的需要呈现出两种具有普遍社会特性的习惯性逻辑思维外在表现:

  一种就是俗语说的“人往高处走”。也就是在人类逻辑思维成长到使用期后,会不自觉呈现出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的倾向性,即平视性、仰视性,这种表现是基于成年人围绕着目的的实现而想获得更多的“得”所产生的。

  成年人这种习惯性逻辑思维行为表现有:

  成年人会为接见尊贵的客人而精心筹备;

  成年人会追随自己喜欢和崇拜的名人;

  成年人热衷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看看而谈;

  父母会发现,自己的这种习惯性逻辑思维也会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因为在父母看来,孩子是弱小的,需要照顾、知道和帮助,因此成人会不自觉地把孩子搁置于俯视和弱势位置,把自己放置于强势的位置而履行教育职责。父母在这种培育视角下实施教育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培育后果,比如“被动成长”、“强迫症”、“非病理性自闭症”、“逻辑思维障碍症”等等。当然这种教育是人类传承的需要,势必也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作用,关键就在于父母“度”的把握。

  在学前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小孩子喜欢亲近大孩子,喜欢尝试和大孩子进行主动的沟通,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等。这种逻辑思维外在表现是孩子为了能够良好地编织“目的性逻辑思维”,更多地在为“得”(也就是为实现更多的信息的采集与交换)进行努力的表现。

  另一种就是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的总结性。作为逻辑思维使用期的成年人,在相对时间和相对空间,正常情况下,一定是以已经储存在“记忆沟”中的丰富的生活类信息、社会类信息和科学知识类信息为基础,针对某种行为目的,对比编织出相对合理的目的性“复合逻辑思维”,从而再进行总结性外在表现的。

  例如父母告诫孩子:

  不要去动插销,

  不要去动热水器、

  不要离开父母乱跑、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不要攀爬很高的地方,

  不要……

  这些都是父母在考虑到孩子安全和对其成长不利等前提下所表现出的总结性的外在表现现象。而这种外在表现往往会导致孩子大部分的成长时间处于被动状态。

  这种总结性的外在表现现象是父母在自我成长过程中长期大量的信息堆积而最终形成的。而这种总结性的外在表现如果在培育孩子过程中不加筛选地频繁使用,往往会导致孩子在积极地采集、整理和储存信息过程中受到肆意的阻隔,造成孩子大部分的成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孩子未来形成不良的惰性逻辑思维习惯,例如:

  等待父母讲不安全因素排除后再行动;

  聆听并遵从父母的各种要求、指令;

  遇到问题和事情等待父母的意见和反映;

  当父母没有领悟到自己意图的时候苦恼发脾气;

  在离开父母时,表现出异常的紧张和不安;

  对父母的意见非常警觉和敏感;

本文授权PCkids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怎样使小儿的思维敏捷?  儿童的5大思维特点  孩子逆向思维的训练游戏

不简单的猪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