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倡“不做困惑妈妈”,原因恰在于我们身处一个盛产“困惑妈妈”的时代。

不做困惑妈妈

不做困惑妈妈

  通常而言,对宝宝期待很多,十分“好学习”的妈妈,困惑越多,困惑于自己现阶段的做法是否全面与科学,困惑于正确的指导意见,应该来自祖母和妈妈,还是专业幼教专家……这一些妈妈在面对宝宝时越患得患失,迟疑不决,最后可能导致任何教养原则都没有勇气贯彻到底。“我好像太容易苛求自己,也太容易自我否定。”“谁都知道教养原则朝令夕改不好,可我就是忍不住耳朵根子软,听了这个博士的宣讲觉得有道理,听了那个教授完全相反的论点也觉得有道理,问题是,我该执行哪一位的论点?”

  困惑型妈妈出炉的原因

  ● 对宝宝有永远的歉疚感。

  父母对孩子教养的出发点,25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5年前,父母们认为,“我赋予你生命,我是你的恩人,我有权控制你的成长,让你成为我的骄傲。”今天呢,高学历有成就的父母会认为,“我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就把你带来这世界,我会竭力补偿你,让你自由自在地实现你的梦想,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我将帮助你、满足你而不是命令你。”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变化中,父母越来越多地产生对孩子的歉疚感,这一自责与歉疚使得妈妈在宝宝的抚育方面瞻前顾后,态度不够坚决。过去的父母忙于应付三四个孩子的吃喝拉撒,而今天的父母面对唯一的后代,越来越多地体验到了孩子的教养的紧迫性、艰巨性和不可复制性,增添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尤其当“童年阴影论”尘嚣日上时(很多心理将成年人的犯罪人格和失意人格,归罪于他们童年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受到暴力惩罚及父母的贬斥,是为“童年阴影论”),妈妈们甚至不敢对宝宝的出格行为多加约束,生怕由此影响了宝宝未来的发展,形成一片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然而,这样开明的父母却会遭遇另一番困惑,比方发现宝宝成为无时无刻都要讨价还价的人,成为不断惹祸却不愿领受惩罚的讨厌鬼,成为人见人厌的小霸王。其实西方式的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当前也受到不断的质疑和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重建父母权威的必要性。包括西方的中产阶层都日渐认同“孩子不是大人,生活经验有限,你可以帮他做判断。”“孩子有服从的义务,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不必有罪恶感。”一味满足孩子的各项要求,不加限制,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教育态度,孩子的生活中可以有挫折,可以有失望,孩子不仅要品尝甜味,也不妨品尝苦味。要相信孩子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当我们大人惴惴于孩子受到惩罚后留下的“心理阴影”时,孩子已经生龙活虎地游戏起来,把这茬儿给忘了。

  就算是“童年阴影论”,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调查结论:体罚这样的管教措施,是否给孩子的未来留下阴影,要看孩子如何解读这件事:成功的外交家和企业家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父亲的“严厉”,而杀人犯也把自己的人格缺陷归结于父亲的“粗暴”——你看,惩罚的效应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全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它。

  ● 当西方的育儿理论变成“教条主义”

  把西方教育专家的主张当作奉行不渝的“圣旨”,而对于东西方人种和基因的巨大差异,体质与性情的截然不同,却有意无意地忽略。教条地按西方教养专家的立场来哺育自己的宝宝,成为当代知识女性虚荣心的一种体现。比如在给6个月以上儿童添加辅食的问题,国内的妈妈们一般主张“晚添不如早添”,她们的宝宝4个月的时候就增添了米糕,6个月开始添加蛋黄,8个月的时候吃蒸鸡蛋和各种鱼泥肝泥,10个月的时候连花生酱和肉末稀饭也可以尝试;而在英国,一位高学历的中国妈妈严格按照英国幼教专家在网上公布的添加辅食方案去做,8个月以内不给婴儿喂任何辅食,连水和果汁也不行,8到12个月内不能吃鸡蛋、不能吃油盐,不能吃鱼泥肝泥,更不要说“大逆不道”的米糊,因为专家认为大米中含有一种特殊氨基酸,过早食用会让孩子长不高。为了这种喂养方式,妈妈屡屡跟从国内赶去带孩子的奶奶发生冲突,妈妈认为英国专家公布的方案是科学的,是可以给孩子成为未来的曼联超级巨星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可能的。结果,孩子1岁半时,妈妈带她回国探亲,才发现自己的宝宝无论从身高还是运动能力上,都比中国的同龄宝宝差上一截。妈妈这才开始反思,迷信西方专家是否是一条行得通的路。

  ● 宝宝居然与育儿观点陈腐的姥姥(奶奶)更亲密

  比如上一代帮着带孩子,宝宝一哭就会去抱他,而新一代的妈妈看到书上说,千万不要多抱孩子,这样会从小让孩子缺少挫折体验,又妨碍孩子翻身来爬,使“爬行”这个阶段比同龄人大大滞后。一位做名牌代理的妈妈将这一点铭记于心,自己不抱哭闹的宝宝,也不让孩子的奶奶抱,偏偏奶奶是儿保医生,也是知识女性,这两位知识女性就为了“抱与不抱”的问题屡起冲突,奶奶认为,宝宝哭,有时不是饥了渴了,而是期待与父母亲近的表现,这个时候一味地拒绝孩子,孩子长大后很难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感,个性上也比较冷淡。宝宝的妈妈这才犹犹豫豫地去抱孩子。不久,问题又出现了,宝宝满了8个月,几乎没有经过爬的阶段,就学会了扶杠站立,10个月的时候就摸着沙发背开始挪步,这可把妈妈愁坏了,宝宝怎么能跳过爬的阶段直接开始立与走?书上不是说这阶段是宝宝“仰起头来好奇地打量这世界”,是“充分调动四肢协调能力并促进左右脑平衡发展的阶段”?这位教条主义的妈妈就强令宝宝退回去补上“爬”的一课,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选择,导致了祖孙三代激烈的争执与不快。

  这个宝宝的奶奶最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哪种育儿方式最好?从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选择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适合你家宝宝的就是最自然、最好的。惟恐不周到、惟恐不科学的心态导致妈妈的紧张与惶惑,其实对宝宝而言,妈妈从容的心态也许更重要。”

本文授权PCkids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魅力妈妈关键字  大龄准妈妈调适秘诀  8大恶习令白领难做妈妈

你的宝宝未来是港姐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