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士头胎的“龙宝宝”今年已经三岁了,夫妻双方又都是独生子女,长辈健康状况也都不错,所以全家人都盼望着家中早日添个“二宝”。打定主意生二胎后,孙女士倒没了生“龙宝宝”时的紧张和激动,对于孕前调理也不是非常上心,但在家人的坚持下,她还是到医院做了检查和咨询。然而,通过检查,孙女士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多项指标和生头胎之前比有着明显下滑。那么,孙女士的情况是个例吗?

  产妇“高龄”更当重视调理保健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符合政策要求的夫妻在生了一个孩子之后,开始“备战”生育二胎,而这些夫妻大多已是“高龄”夫妻。尽管有过一次生育经历的女性朋友基本都知道怀孕前后需要补钙,也清楚孕妇缺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母亲的健康,但还是会有部分“有经验”的妈妈们掉以轻心,不如一胎时那样精心调理。对此,专家表示,其实怀二胎比怀一胎更应当注意孕前调理和孕期保健。

  科学研究证实,一般男性32岁、女性28岁以后,骨钙每年以0.1-0.5%的速度减少,而很多家庭在有条件生二胎的时候,妈妈往往已经超过30岁,甚至迈入“高龄产妇”的行列。过了35岁,女性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开始走“下坡路”。无论是否是第二胎,女性都应当为了迎接健康的宝宝,充分补充钙质、各种维生素等,仔细将身体调养至最佳状态。

  怀孕过程中补钙是尤为重要的。孕中期开始,胎儿进入了快速增长期,骨骼和牙齿等发育都需要钙的支持,为了保证胎儿身长的正常增长,必须保证脊柱、四肢、头颅骨及牙齿的正常钙化(或骨化),这就需要有足够的钙盐。从妊娠7个月进入孕晚期后,胎儿骨骼的钙化速度加快,这时需要更多的钙质。如果钙质等营养不足,婴儿和孕妇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久坐不动更需注意补充钙质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量(DRI)》中指出,孕妇在怀孕早期钙的标准供给量为每日800mg,怀孕中期为每日1000mg,怀孕晚期为每日1200 mg。

  专家介绍,根据这一标准,孕妇在孕早期要注意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虾皮、豆制品、芝麻酱、海带、深绿色蔬菜等;孕中期开始,应适当增加乳类及其他富含钙质的食品与维生素D的摄入量,同时,适当进行外源性补充(即吃钙片);进入孕晚期,胎儿体内的钙储备中有80%将在这一阶段获得,故此时科学补钙对于孕妇们而言尤为重要。

  250毫升牛奶含钙390毫克,5克虾皮含钙50毫克,75克蛋类含钙50毫克……孕妇以普通食物为主的膳食习惯,每日钙的摄取量约为400-700mg,往往难以达到最佳供给标准,尤其是处于“高龄”的二胎孕妇,如果平时生活中不能坚持运动,还可能面临久坐不动导致的钙质流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特级专家张峰指出,如果人体长期不运动,血中的钙就难于沉积到骨骼上,骨骼对钙元素的需求量也会逐渐减少,大量的钙就会游离于血液中,并通过血液循环随尿液排出体外,而造成钙质的流失。为了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和母体健康,专家建议孕妇最好每天服用适量的钙剂。例如,美国进口的迪巧维D钙咀嚼片,单片含元素钙300毫克,钙量足且吸收率高,能满足孕妇每天的需要。配方中还特意添加了山梨醇成分,能有效缓解便秘。

  对于有了生育计划的的“高龄”夫妻,专家也有提醒:饮食调养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否有过生产经验,备孕及怀孕期间,女性都不可偏食挑食,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喜好来,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一定要做到营养均衡,全面地补充维生素和钙质,以便让妈妈们以最佳的状态产下最健康的“宝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