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云南女中学生群殴女同学视频 警方介入调查
近日,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段名为晋宁宝峰中学女生打群架的视频,引发网友围观。这段全长8分3秒的视频中,多名女生不断向受害者拳打脚踢,她们频出重手,多次将受害者打倒在地,整个过程非常暴力。视频中的受害女生一直没有还手,默默忍受。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参与此次打架的全是女孩,总共有10人左右,现场还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围观者。动手打人的主要是一个穿红色格子衫和一个穿浅色背带裤的女孩,其他女孩都称她们俩“大姐”。
刚开始,“红格衫”很气愤地骂了受害人几句,“背带裤”又冲上去踢了受害人几脚。这时,一个穿黑色衣服的短发女孩忙来劝架,结果却被周围的女孩拉走了。“喊你过来,听见没有?”看周围的女孩都对自己很“支持”,“背带裤”越打越来劲,扇耳光、拳打脚踢也就更加用力。“红格衫”和旁边一个女孩也顺势踢了她几脚。被“教训”了好一阵子后,受害人倒在地上哭了起来。看到她受到了惩罚,“大姐们”便停下了手,逼她认错。
另一名穿一身蓝色运动服的受害人要矮一些。被“背带裤”踢打时,她只是抬头死盯着那个女孩。打了受害人几分钟后,“背带裤”让她跪在大家面前。看她服从的样子,“背带裤”还让“红格衫”一起过来打。得逞后,几个参与打人的女生竟然还开心地拍照留影。
看到这段视频后,网友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愤怒。“打人肯定是不对的,再有什么事情也应该好好说,不能打人。”“什么情况!相关部门该严肃处理。”“这真是教育界的悲剧。”网友们纷纷对打人学生进行了谴责,并对学校教育提出批评。
昨天,记者来到晋宁县宝峰中学时,学校正在正常上课。校长李应刚说,宝峰中学是一所初中,目前共有700多名同学在校。这段视频他已在网上看过,学校在视频发出第二天就开始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相关调查。
李应刚称,看了网上这段视频后,他就安排老师找到了当事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同学进行谈话,了解情况。经初步了解,确认打架视频的受害者中,一名是该校初二年级学生,另一名是初一年级学生。打人女生中,目前已确认没有宝峰中学在校学生。李应刚校长还介绍,去年9月初打架事件发生时,两名受害女生并没有和老师或者校方反映被打一事,直到视频曝光,学校才知道有这件事。
网上视频曝光后,辖区宝峰派出所也对此案进行了立案调查。一名警员表示,目前调查进行比较顺利,预计近期就会有调查结果。事件发生后,晋宁县教育局也成立了特别工作领导小组,一方面全力配合警方调查案情,另一方面安排学校教师对受害学生进行家访,向受害学生了解情况,并进行相关心理疏导。目前,两名受害学生都在学校正常上课,各方面情况比较稳定。
晋宁县教育局新闻发言人李建斌表示,等警方调查清楚后,会把调查结果如实向社会公布。他还介绍,目前这起打架事件的起因已经初步查明,是因两名学生在小学时就有矛盾,在升入初中后,其中一名女生找到她的姐姐等人,对受害女生进行报复。此外,警方也正在逐一核实参与打架事件女生的身份,并且加强了学校的安全保卫以及校园安全宣传工作。
孩子的这些暴力行为,反映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败,一些孩子为了寻找心理平衡、满足心理空虚,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制造者。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人文化的校园教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学生自己的努力四者合一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
怎样看待孩子的暴力行为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家人的宠爱养成了他们任性霸道的性格,甚至有不如意的事就用暴力解决,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十分不利。父母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暴力行为呢?
1、培养跟孩子讲道理的习惯。如果孩子不了解或听不入耳,也不必强求或过分期待他接受。孩子每天都在成长,让他随着身心的成长而学会讲理。
2、提供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如果孩子天生的气质是属于霸道型,又未加关注而任其发展,也许就此定型。因此良好的后天环境对他极具重要性。良好的环境包括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幼儿园与家庭的学习环境等。
3、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孩子从喂食、抚摸小动物的行为中,能培养爱怜弱小之心,学会照顾人、考虑到别人的存在,进而逐渐减少霸气。
4、让孩子发泄过盛的精力。平时多让孩子从事体力上的活动,并给予指导,使孩子过盛的精力有所发泄,同时还可借图书、音乐的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5、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为不好,应设法引发他另一方面良好的行为;当孩子良好的行为出现时,则鼓励、称赞他,强化他这种行为,使之渐渐地向良好行为改变。
6、帮孩子建立人际关系。有暴力攻击性行为的孩子认为,“霸道”是一种获得满足的方式,这种行为没什么不好,因此只顾自己,不会考虑到人际关系。这样的孩子在孤独的环境里,霸道的行为会显得更为强烈。因此,不妨多带孩子参加属于孩子们的社会场合,在与别的孩子共同分享、游戏中,他学习到 “施”与“受”的关系,便觉得没有“霸道、暴力”的必要,进而产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欲望。
孩子的暴力行为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正确的日常管理,才能顺利消除,父母要多引导孩子,少让不良事物影响孩子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