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不想当班干部 欲辞职称担心得罪同学

  才读小学三年级的滔滔,刚被选为班干部,就想拒绝了。他对妈妈说,当班干部要帮老师管理班级纪律,有时要记下一些违反纪律的同学的名字,“太容易得罪人了”。滔滔的话让妈妈纠结了:向老师汇报其他同学的不良记录,真是打小报告、告密的行为吗?她应该如何帮滔滔向老师说呢?

  滔滔不愿做值日班干了。上周末,在沙坪坝某小学读三年级的滔滔回家,嘟囔着小嘴向妈妈抱怨,说自己不想当值日生了,因为当值日生有时必须要记下一些违反纪律同学的名字,而这,会影响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评价。

  滔滔妈觉得难以置信,“我们那时候,说起当干部,积极得不得了,现在的娃儿,想法咋这么怪哟。”

  滔滔:担心会得罪同学

  在妈妈宋女士印象里,滔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班上担任了小组长。虽然成绩不是班上最突出的,但是滔滔听话,做事也认真,受老师喜爱。

  上周末放学,宋女士接滔滔回家。一路上,滔滔几次欲言又止,宋女士以为是他在学校犯了错,没多想,等着回家以后滔滔自己坦白。吃过晚饭,宋女士陪着滔滔一块看书,滔滔转头说话了“妈妈,今天班上选值日班干了。”

  “哦,原来是有好消息要告诉我嗦。”宋女士还没来得及高兴,滔滔却显得有些郁闷,“我其实不想当咯。要不然,你帮我去给老师说哈嘛。”

  宋女士一下迷糊了,“啷个,你不愿意啊?”滔滔这才告诉妈妈,值日生要帮老师管理班级纪律,有时要记下一些违反纪律同学的名字,“太容易得罪人了”。而且,滔滔认为,这样,还会影响期末评优的时候,自己在同学中间的投票。

  妈妈:我很纠结怎么办

  晚上,把滔滔哄上床睡觉后,宋女士心里却一直记挂着滔滔的那番话。在滔滔表达了自己想法后,宋女士答应他,会仔细考虑之后,与老师交换一下意见。

  “我还真的不晓得该怎么与老师沟通。”宋女士说,据她所知,当天下午评选结束,滔滔就私下含蓄地向老师表达过拒绝的意思,但老师没有发表意见。

  宋女士回忆,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如果被选上担任班干部,那是非常自豪的事情。

  不过,仔细想了一下滔滔的话,宋女士倒是一下子想起了前阵子关于中国式班干部的大讨论。“你说,向老师汇报其他同学的不良记录,真是打小报告、告密的行为吗?如果是这样,那我应该怎么跟老师说?”

  老师:培养学生服务他人

  鱼洞四小校长曹路表示,“轮流值日,为的就是培养学生服务他人的意识,起的是互相监督的作用,很多娃儿都喜欢值日”。而站在学校的角度,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值日班干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他人的意识,毕竟值日生的工作不仅仅是记名字这样一项工作,有时还要协助老师开展少先队活动。

  曹校长说,滔滔这种情况,学校暂时还没有听说。不过,学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这个问题,希望好的初衷不要带来坏的影响。

  而沙坪坝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钱小波认为,这个制度还是很好的,不过在执行中应稍微采取一点技巧。“我们提倡老师在和同学进行沟通时,不要直白的问学生谁谁谁干了什么事,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值日日记也可以只记事件,不记名字,老师看后觉得事件严重的再找值日干部问情况。”

  钱校长表示,总体上现在的学生还是喜欢当干部的,甚至有学生回家找到家长,希望父母能给班主任说说情,让自己当班委。“我们提倡的,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主持正义,这是我们的初衷,而不是一味的讲义气。”

  自从爆出“班干部培养汉奸制”的说法后,班干部似乎成为了一个令人不耻的词语,爱打小报告、告密、叛徒……其实,班干部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让其很好地为同学们服务,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十分重要。

  孩子服务意识的培养

  幼儿阶段是情绪的敏感期,是孩子建立自我形象,认识自我价值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孩子愿意得到老师和其他孩子的接受,渴望被别人赏识。而孩子通过服务他人,就能够得到认同和接受。因此,服务是孩子的内在需要,一种天性使然。如孩子帮助另一名孩子拿玩具、图书,同伴间互相帮助整理服装、鞋帽等,孩子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并不一定有成人的提醒或指导。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老师和家长应当及时发现类似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肯定这种行为,并将此上升到服务行为的高度,让孩子体会到服务他人的快乐,激发孩子再次实施服务行为。这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日常活动中多观察、多留意,并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

  培养孩子服务意识,除了鼓励孩子自发的服务行为外,还应当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为他人服务的机会,从而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孩子自身具有的道德品质。

  1、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提供机会

  在孩子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存在着很多服务的机会,老师应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孩子,并倡议孩子互相服务。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的事情,不必每件事都让老师或保育员代劳,时间久了,孩子会习惯性地将同伴需要帮助的事情做好,甚至引以为豪。

  如来园活动时,老师可以轮流请孩子担当“值日生”等工作,工作的内容包括晨间给动物角添加饲料,给植物角浇水,帮助教师擦桌子、玩具;集体活动时分发玩具,收拾整理图书等;户外体育游戏时分发收放玩器具;进餐时分发碗、碟、饭菜,清理桌面等;起床活动中,让孩子帮助别人系鞋带,扣扣子,整理床铺,为上卫生间的孩子取手纸等等。孩子在教师的委派下,服务工作的热情很高,甚至把服务的机会当成了一项光荣的使命,在工作时感到无比荣耀和兴奋。

  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服务的内容及种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孩子进行服务工作的方法和程序。老师在安排 “值日生”工作时应注意面向全体,使每位孩子都有服务的机会,尽量避免孩子功利思想的产生。

  2、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提供机会

  我们在角色游戏中不仅设计了商店服务员、餐厅服务员、讲解员等角色,而且要求其他各个角色都有承担为别人服务的责任。如“娃娃家”中为到访的“客人”服务,为“家庭”中的“孩子”服务;“小课堂”游戏中, “老师”为“学生”服务等诸如此类的服务。老师在组织引导时应强调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对服务的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如:为别人服务时应礼貌热情,服务尽可能地周到细致,让被服务的人感到满意等。这些服务机会大大增强了孩子对于服务的认识与理解,孩子逐渐懂得服务的意义,了解服务是一项为帮助他人而做的工作。同时,对他人给予的服务,也会珍惜并产生感激之情。

  3、在家庭中提供机会

  家庭也是孩子施展服务能力的场所。老师要加强与孩子家庭的沟通联系,家园一致地对孩子进行服务意识的培养。

  父母在家庭中为孩子提供服务的机会,如帮助父母取物品,做简单的卫生工作,帮父母捶背等。父母要选取孩子力所能及的服务内容,并在孩子劳动结束后给予赞扬和鼓励。家长的适当引导和服务机会的创造,让孩子内心获得了满足感,孩子更加珍惜成人的劳动和对自己的关心,同时也增强了服务意识。孩子家庭服务机会的获得,取决于父母的耐心和细心。一味呵护照顾孩子,从不让孩子参与劳动,早已被证明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活动、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家庭中的劳动等各种体验,孩子可以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服务,从中体会到爱与被爱,最终促进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