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要200元零花钱未果刀砍父亲致重伤 获刑3年

  2011年7月4日晚,17岁的少年余能斌为请朋友吃饭,向母亲王翠云要200块钱。其父亲余武仁看到儿子又来要钱,不由责骂了几句,还伸手欲打。最终,余能斌索要未果。恰巧叔叔余武义叫他过去吃饭,余能斌就前去喝酒解闷。不多时,余能斌已经喝了三瓶啤酒,嘴里还骂骂咧咧,“老头子今天又不给我面子,还打我骂我,总有一天我要杀了他!”晚饭结束后,余能斌酒还没有清醒,脑中却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杀了父亲再自杀。

  但这都需要胆量,于是余能斌在附近的一小卖部赊了一瓶白酒,一口气喝下半瓶。后又折回叔叔家去找到了一把水果刀。回到家中时,余能斌就大喊大叫,“老头子在哪,我要杀了他,他死了我再自杀,一了百了……”母亲王翠云听后,连忙劝说儿子,拿200元走,不要闹了。然而,余能斌根本听不进去。王翠云赶紧打电话通知余武仁,让他躲一躲。可余武仁听后却十分愤怒,一会儿后,就赶回家中。余能斌一看到他,二话不说就拿刀捅了上去。两人正在纠缠时,余武义赶到将余能斌制服在地。

  随后,余能斌被赶到的民警抓获。余武仁身中两刀,经送医抢救,幸免于难,但造成脾破裂、血气胸、肋骨骨折和失血性休克。经法医学鉴定,构成重伤。

  亲生父子间到底有何深仇大恨,难道仅仅是因为儿子被父亲责骂了几句?原来,1994年出生的余能斌老家在宿迁沭阳农村,家境贫寒。3岁时,其父母即到上海打工。余能斌便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好,早早辍学在家。缺乏父母关爱,又无一技之长,加之平日里寡言少语,朋友也很少,余能斌性格越来越孤僻。

  2009年初,余能斌来到苏州与父母一起生活,并跟随父亲到超市做搬运工。其父余武仁本就是一个大老粗,经常抽烟、酗酒,加之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动手打余能斌,骂他没出息。余能斌对父亲的打骂先是委屈、畏惧,到后面慢慢变为不满、怨恨。

  正式开庭前,虎丘法院专门请来心理咨询师为余能斌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余能斌的心理评估报告显示:“由于余能斌从小是留守儿童,父母在苏州打工,从小缺少爱和情感的滋养,面对经常被父亲打骂以及整个家庭关系的动荡,那种想被爱、被关怀而又不得所产生的绝望和自弃是造成其和父亲矛盾不断升级至悲剧的重要原因。”

  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余能斌有期徒刑三年。

  幼年时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性格孤僻;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也为其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引发了这一事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