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锻炼孩子让其“练摊” 被老师批钻进钱眼
刘先生在武汉科技大学任教。他告诉记者,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胆子一直比较小,而且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一天,他看到一篇文章,其中介绍国外中小学生在课余推销商品,以锻炼社交及财商能力。于是他在下班途中批发了50支圆珠笔,让儿子拿去推销。“我告诉他,一支笔的成本价是6角钱,赚的钱他自己得。”儿子对这样的新奇做法很感兴趣,满口答应了。
之后的几天,儿子每天都会在书包里装上一二十支笔去学校推销,卖出了3支笔,净赚1.2元。不料,某天孩子回家后支吾着告诉父亲,有班干部向老师告状,举报他在班上卖东西,结果书包里的20多支笔全部被老师没收了!“第二天我就去了学校,还没开口就被老师批评了一通,指责我忽视孩子的教育,让小小年纪的孩子钻进了钱眼,居然想赚同学的钱……”在刘先生的要求下,班主任退还了没收的圆珠笔,并告诫不要再想着赚同学的钱。
刘先生有些沮丧:“过去如果有学生推销商品,肯定会挨批评,因为你得团结同学,赚同学的钱是大忌,也影响学习;但现在时代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全方位的,学校的观念却还是没变。”刘先生不愿就此终止自己的教育,他决定带着孩子去校外推销,总之得把孩子的胆量练出来。
采访中,解放桥小学校长、我省特级教师孙民表示,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提升,类似的“花样”教育会越来越多,“这是好事,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愿意看到的”。对上述家长的困惑,孙民认为是沟通不够造成的,如果家长事先和老师、学校沟通,表明自己的用意,估计结果不会是这样。孙民还说,课改在推进,很多学校愿意尝试和接纳新的教育模式。
家长锻炼孩子的用心无可厚非,老师的担心也很正常,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家园结合,做好沟通,以求共同推进孩子进步。
如何锻炼孩子的胆量
孩子胆量小是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胆量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只有拥有胆量和勇气的人,才能披荆斩棘,走向成功。但也希望家长在培养孩子胆量的时候,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不要过分严苛。
造成孩子胆量小的原因有:
1.先天因素。父母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孩子遗传了他们的特点。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尽量多给予孩子关心和爱,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爸爸妈妈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胆小怕事的情绪。
2.环境因素。现在大多数人都住在商品房,一家一户的封闭环境使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生活空间,造成孩子孤独、胆怯的性格。
3.教育不当。当孩子哭闹时,家长经常用“鬼”、“妖怪”等来吓唬孩子;也有些家长当孩子想出去玩时,便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等话语来打消孩子的念头,使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还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使孩子因怕失败而退缩。有些孩子胆小怕事,缺少勇敢精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子女过于关注,甚至溺爱,事无巨细都越俎代庖而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
4.切身的体验。当孩子满怀信心地在家长面前表现自己时,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丧气;或者当孩子打过一次针后,切肤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医院就会害怕。
找到原因后,家长们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平时教育孩子除了要细心,更要耐心。当孩子哭闹时,要多进行正面教育,不能吓孩子。不能把孩子们当作“大人”,不能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父母应尽可能多陪陪孩子,和他一起玩,启发他玩出新花样。如果家长因事不能陪孩子玩,可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规定他在什么地方玩,玩多长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当家长要阻止孩子外出玩耍时,切不可用可怕的故事来吓唬孩子。当孩子回家后,可以让他讲述玩的过程,然后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评价,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胆量,又可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条件允许,也可适当地让孩子帮助买一些零碎的东西,或到邻居家借东西,也是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好方法。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要适时地给他讲人类如何不怕困难的通俗易懂的故事。
在培养孩子社会化技能时,建议家长多为幼儿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当家长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时,更应该让孩子经受各种锻炼。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培养他们的勇敢品质主要指:在摔了跤或有了轻微伤病的时候学会忍耐和面对;同伴间发生纠纷,自己去解决;培养和鼓励他在人多的时候说话、表演;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等。
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只有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事,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锻炼,才会使孩子变得勇敢,变得坚强,逐渐成长为一个富有勇敢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