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讲述:孩子不会自我保护让我担心

  我家点点3岁半了,各方面表现还可以,我一直对她很放心。可是在幼儿园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想法,有些担忧。

  那天,幼儿园进行“幼儿自我保护”演习,内容是考验孩子的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一位陌生的叔叔来到教室里,“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你跟我走吧。”面对这个不认识的叔叔,女儿点点稍微迟疑了一下,便让叔叔牵着自己的小手径直往外面走。

  老师说,这次的演习中,有八成的小朋友跟着陌生人走了,只有极少数的孩子选择了拒绝。

  这次的事件让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带她出门,遇到我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她看点点可爱,就抱起来,开玩笑地说:“宝贝,阿姨很喜欢你,跟我回家好不好?”一开始,点点并不乐意,朋友接着说:“阿姨家里有很多棒棒糖、玩具熊,都给你好不好?”这下,点点开心地同意跟她回家了。当时,只是觉得小孩子可爱、好笑,并没有考虑得太多,现在想想,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太弱了。

  孩子讲述:不会自我保护的原因

  自我保护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孩子长大了、入学了,却常有因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而发生的意外事故。是什么使孩子丧失了这种自我保护的能力呢?

  1、家庭教育包办,使“我”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

  中国的许多父母把生命的意义体现在宠爱的孩子身上。似乎觉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牵着儿女的手是自己的责任。殊不知过多保护,导致大批“听话的乖孩子”在自我保护方面近乎愚钝,他们欠缺的不是智力而是自主判断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自我保护的翅膀被父母的爱软化了。

  2、“我”身体体能的限制。

  幼儿园的孩子平均年龄段在3-6岁之间,从生理角度上讲, 此时的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视觉、听觉、触觉及动作的综合协调能力都较差,再加上幼儿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远不及成人,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不能准确地做出反应。

  3、“我”缺乏一定的防范能力。

  孩子的安全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幼儿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无法预见,如:幼儿在一起游戏时不高兴了,就拿起手中的玩具向另外一个小朋友扔去,砸伤了小朋友。

  4、“我”的好奇心强。

  孩子们对身边事物充满了诸多的好奇,他们样样都想触摸、试探一下,总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问个清楚,对周围事物都既有强烈的“探知”欲望,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理的作用下,使孩子不断地去模仿,去接触,乃至用身体去感觉未知,但十分有限的生活经验,还不足以使他们懂得自我保护。

  5、教育方式使“我”不能保护自己。

  我国在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方式方面有所欠缺,教育使孩子的智力因素得以强化,而非智力因素却严重弱化。当被压抑的、对外面世界的探索愿望及好奇心驱使孩子步入精彩世界时,受伤成了必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