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儿童理财教育_如何教孩子理财
2010年08月06日 14:14

小心!压岁钱带来的典型“后遗症”宝宝学理财的好处学理财要认识钱理财能力的4个培养重点理财能力的培养方法
阅读更多>>



  小心!压岁钱带来的典型“后遗症”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及最隆重的节日,穿新衣,贴春联,逛花市,守岁……对于孩子 们来讲最最开心的是可以到处“兜利是”。古时的压岁钱只是几枚铜钱,价值不大,属于一种象征性礼物,内中贯注的是我国“礼轻情意重”的传统送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逐渐由压祟除邪的作用演变成对孩子们的新年馈赠,由铜钱而纸币 ,由小额纸币而大额纸币,“钱”的份量越来越重。。

  近些年来,有的孩子在春节甚至可以拿到上万元的压岁钱。压岁钱带来的典型“后遗症”就是家长们的心理负担:如果把压岁钱交给孩子,家长担心他们还没有自控能力,会胡乱花掉,由家长保管又担心孩子不乐意。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理财能力没有任何信心。其实,只要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教会孩子健康的理财态度,让孩子人生的财富规划从此踏上坦途,哪些幸福美好才能相伴而来。这种培养不是要逼迫孩子成为小巴菲特,也不需要谈论什么高深的理论,只需要像谈论其他问题一样,以适合孩子年龄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就好。。

  宝宝学理财好处

  金融海啸冲击着各国经济,同时也冲击着广大中国父母的心灵,经历了一轮财富的巨劫奇变,许多中国的年轻父母开始意识到培养孩子理财能力、乃至培养孩子财商的重要意义。

  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理解金钱,孩子都是充满着好奇心的。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小宝宝对金钱的兴趣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早期的金钱教育对儿童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金钱观,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与技巧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

  学理财要认识钱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宝宝很多生活习惯和特质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养成的,很多潜能也是从这段时间逐渐形成。所以理财,也应该从3岁开始逐步开展。如果不懂理财,就算是金山银山也有用完的一天。因此从小培养宝宝的财商,增强他未来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比直接留给他物质财富更重要。

  3岁的宝宝并不能完全理解金钱的作用,但他对任何事都非常感兴趣,好奇心非常重,喜欢观察和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大人对周围世界和金钱的态度,潜移默化的也开始影响着宝宝。宝宝在观察模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家长从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灌输一些关于"钱"的知识了。

  1、用游戏认识“钱”的作用

  父母可以和宝宝做“买卖”游戏。宝宝和妈妈分别充当售货员和买家,把家里的玩具、书本等等东西摊开,让宝宝叫卖。宝宝会很乐于地模仿小摊贩的声音扯开嗓子喊“快来买罗,特价了,谁要啊”妈妈就可以问问,“这书多少钱?”宝宝张口就说“10块。”妈妈说“太贵了,便宜点行不行?”宝宝很容易就妥协了,可能立刻就会说“那好吧,就给1块钱吧。”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让三岁宝宝知道钱可以买到东西,而且还可以讨价还价节约用钱,节约可是理财的最基本的知识。在给钱的时候,既可以用手指代表钱,还可以制作一些纸片写上1元、5元、10元、20元、100元,让宝宝找钱。这样还能帮助宝宝认识数字,学习简单的加减运算。

  2、让宝宝认识钱币,认识钱的价值

  小朋友都喜欢坐摇摇车,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教宝宝认识钱。比如教宝宝认识一元硬币,可以用来坐摇摇车,其他的东西就不能拿来坐摇摇车。等宝宝认识硬币的重要性后,就可以把硬币作为偶尔的奖品,在宝宝表现不错的时候,奖励一下。在平日的财商教育中,可以多利用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特点,让宝宝尝试着像大人一样在平日常去的店铺或超市里买东西,有目的性的引导宝宝正确的消费观念。

  3、简单判断钱的大小

  3岁的宝宝也许能从1数到100,但分不清楚到底哪个大。比如在买卖的游戏中,开始叫卖10块钱的书,在遇到减价的要求后,可以一下子减到只要一块钱。分不清楚大小,对于3岁孩子来说是正常的,父母就需要耐心的教导。慢慢教孩子知道不同的物品,价钱的不同。比如妈妈喜欢的书或者厚的书,可以卖贵些,不喜欢的书或者薄的书,就可以卖便宜些。把自己做的纸币按面值做成不同的大小,面值越大面积也越大,也能帮助宝宝分辨钱的大小。三岁宝宝还听不懂太多的道理,对金钱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即可,深入的培养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开展。

相关文章>> ·教孩子花钱遵循五个“W” ·校园高利贷警示金钱教育待加强
 

  理财能力的4个培养重点

  别说“我们买不起”

  可不要小瞧了宝宝们的经济头脑,其实从3岁起,他就可以支配金钱了。《钱不是长在树上的》一书的作者尼尔·古德弗雷说,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在金钱问题上说谎。比如,你不想给孩子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可以说“这个月我没为这样东西做预算”,或者直接告诉他“我不准备买这东西”,而不要用“我们买不起”作为搪塞的理由。因为你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在控制金钱,以帮助他树立起对金钱的健康态度。

  建议:孩子3岁时,你可以给些钱供其自由支配,让他明白应该如何用钱。每周给孩子1元零用钱(对于一个4岁大的孩子来说,可以每周给2元),并帮助他作个简单的计划:6角放进储钱罐;3角自由支配;1角捐给慈善机构。

  不要担心孩子没有领会如何省钱和花钱。“孩子们开始时通常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但是你得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今后的人生至关重要。”古德弗雷说。

  把钱展示出来给孩子看

  当你不断从钱包中取出信用卡付账的时候,你的孩子肯定会对这种东西产生困惑,因为大部分7岁以下的孩子,都不会把信用卡和它里面的钱联系在一起,他们会认为信用卡有魔力,能买无穷无尽的东西。

  建议:当孩子和你在一起外出购物时,尽量都用现金消费。当然,你也不一定刻意不用信用卡,只是在你签消费单时,让孩子看清你是如何做的;让他知道,每次购物时,你是如何从原来的钱中减去了已经花掉的钱。毕竟他们早晚要学会如何使用它。这种做法特别适合7—9岁的孩子,因为这时的孩子很擅长做加减法。

  同样,在你从ATM取款机中取钱时也要这样做,即便是和3岁大的孩子在一起。你要告诉他,“我从银行账户上取了100元,这就是取出来的钱。”告诉他们花钱要有计划,而取钱出来并不仅仅是为了花掉它。

  告诉孩子买每件东西花了多少钱

  杨百翰大学家庭金融学教授克雷格·伊雷尔森博士提醒父母们,应该让孩子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有个概念,不管买的是玩具,还是T恤衫。而且,家庭经济状况是一个很好的聊天话题。

  建议:你可以在孩子面前算经济账,跟孩子聊聊自己挣了多少,打算做一个怎样的预算。然后告诉孩子,为买日用品和衣服,以及其他必需品一共花了多少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谈论孩子身上所花的钱,比如“在你校服上的花费超过了预算”。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你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只计算当天的账目,即将每天中的开销从预算中减去。

  告诉他为什么会买不在预算中的东西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本不在你预算的东西,会因为孩子的执意要求而临时列上购物单;或者你自己食言给自己买了双靴子,因为刚好赶上打折?事实上,这是人之常情,但关键在于你要给孩子解释自己消费的决策过程,让孩子看到你能够灵活地使用你所挣到的钱。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家庭经济学专家马莎·吉奥廷博士说,最聪明的做法是,不光要指导孩子如何做预算和省钱,还要知道如何聪明地花钱。

  理财能力的培养方法

  方法1: 轮流当管家

  就像玩过家家一样,小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游戏,父母可以把理财当作游戏与孩子一起分享。比如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记账本,让孩子记录一天内的开销情况,比如今天买书花了10元,买铅笔花了2元,那么可以在小账本上记录下来。这样,孩子就有了初步的花费概念。慢慢的,他们就会发现零用钱是有限的,就会重新设计自己的购买计划,逐渐养成对资金使用的预算能力。

  方法2:带孩子去银行存款

  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上银行存取钱,并为他们开设一个账户,亲自教他们怎样把钱存入银行内。

  比如孩子手上有400元,那么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留多少自用、存多少、存多久。一开始可以把存期缩短,比如三个月,或半年,让孩子可以短期内看到存款的数目在增加,相信他们也一定会对与这笔钱相关的理财信息十分感兴趣,自觉地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

  方法3:让游戏和故事来帮忙

  在国外,一些幼儿园设有儿童超市,在那里,小宝宝们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并有商品价签和收银机,宝宝们可以通过购买的过程来提高金钱意识,并能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的价值。故事可以把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转化成幼儿能读懂的情节,在故事中让宝宝去认识金钱,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方法4: 让宝宝一起参与“买单”

  带着宝宝一起去超市购物,让孩子参与“花钱”,不但可以让他们理解到买与卖的关系,还可以让他们体验购物的乐趣,从而也知道物有所值的道理。买了东西让孩子来给钱,父母可以从旁给予指导,比如:为什么我们要买面包而不买饮料呢?因为饮料家里有了,暂时不需要买。这样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钱观,还会让他们知道钱怎样使用才得当。

  方法5:教她使用“少儿卡”

  女儿花钱大手大脚,我们都希望她改变这样的坏习惯。有一次,无意中看到某银行推出一种专门针对孩子使用的“少儿卡”,此卡拥有的理财功能和积分特别奖励十分适合我女儿。回家后,我先用这张卡的外表来吸引女儿,告诉她这张卡有消费、理财、积分奖励等功能,女儿很感兴趣,马上要我把压岁钱都存进去了。在我的帮助下,她还制订了自己的储蓄计划和消费计划,除了在卡内留下日常零用钱之外,还主动要求我把大多数的压岁钱通过“少儿卡”的自动理财功能转成了定期存款。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