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之女窦靖童再引热议:没人知道,我的「坏」是王菲纵容的...
2020年12月25日 19:50
  前不久,23岁的窦靖童靖发布了自己的第三张音乐专辑,其中还包括了自己创作的好几首单曲。

  干净的声线、另类的画风、前卫多元的音乐风格,妥妥收获了音乐界和大众的许多好评。

  其中有一段评价我特别认同:一个可以靠流量“捞钱”的人,选择了“用作品说话”这条路,这是她的选择。幸运的是,她也有这个资本。

  也许很多人会说,她的资本,不就是母亲给予的物质和光环吗?

  然而,探究窦靖童的成长轨迹,真正成就她的,绝不只是“钱”和“天后之女”的称号。

  这些最具价值的“隐形财富”,才是最值得学习的。

  1、她的童年,不缺陪伴与爱

  在窦靖童2岁时,王菲与窦唯离婚。而这时,正是王菲的事业上升期。

  在忙碌的工作中,王菲会尽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在演出后台,她还会带着妆和窦靖童做游戏,深夜回酒店再帮女儿洗澡并哄睡觉。

  在被人问起时,她只是简单地说:“我会很想她,我不可能长时间不见她,我觉得小孩子总是跟妈妈比较亲。”

  翻看当年童年窦靖童和王菲的许多合照,你会发现,她满眼爱意,与面对媒体时候的表情完全是两副面孔。

  为了更好地陪伴和养育孩子,在小女儿李嫣出生后,王菲更是停下了全部的工作,尽职尽责在家当了好几年的全职妈妈。她还陪伴李嫣去各地旅游,每年女儿的生日,她从来都不缺席。

  虽然没有给孩子大众定义的所谓的“美满家庭”,但母亲的角色,在王菲的生命中依然占有重要位置。

  在王菲眼里,陪伴孩子成长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她不要让她的孩子在最渴望爱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陪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龙应台曾说过一个残忍的现实:

  “父母的有效期很短,只有从幼儿时期到青年时期的黄金十年。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的有效了。”

  我们很多父母总以为,孩子才刚刚出生、才刚刚上幼儿园,离长大还早着呢,我可以先忙自己的事情。

  但殊不知道,父母的有效期原来这么短暂。

  你真正能参与孩子人生,决定孩子人生的,也只有这宝贵的十年。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错过了这关键时期,很可能造成孩子一辈子的「能力缺陷」或者「性格短板」。

  所以,在唯一一次成长过程中,我们要用足够的关爱和陪伴,见证孩子每个阶段的惊喜和蜕变,给予孩子最关键的成长力量。

  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求助说:

  一个15岁的男孩从小父母离异,主要由奶奶照顾他。

  上初中后,这个男孩被小混混群殴,但他一点都不敢反抗,他担心如果反抗会被打得更狠。

  后来男孩辍学打工,也没有摆脱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性格。一帮狐朋狗友让他花钱买烟,去KTV买单。

  看到男孩这么懦弱,亲戚朋友都看不下去了,但是男孩的爸爸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跟他沟通交流。而奶奶就只会一味地满足他的要求,却不知道他在外面这样被人欺负。

  没有陪伴,爱不在身边。

  在孩子心里,他也依然是个孤儿。

  我无法想象这位父亲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种种遭遇后会作何感想,面对波涛汹涌的未来,这个孩子还能走下去吗?

  只管“生”,拒绝“陪伴”,只会让孩子缺爱。

  而那些缺爱的童年,会撕裂成孩子内心最深的伤痕,一辈子都无法痊愈。

  作为父母,我们的终极使命,就是教会孩子在这个纷扰的世界善良勇敢,独立行走。父母的爱和陪伴,就是孩子自由行走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的勇气和底气。

  如果真的爱孩子,请放下不必要的社交,婉辞无意义的牌局,推掉无关紧要的商务与应酬,「回家」。

  2、王菲留给她最宝贵的礼物

  窦靖童想纹身,王菲说:“只要你不后悔就可以。”

  窦靖童两次退学,王菲就只问了一句,“你想好了吗?”

  窦靖童决定进娱乐圈,王菲依然淡淡地说:“既然你自己选择了,那就去试试。”

  在窦靖童的世界里,似乎也从来没有什么等级森严的“大人”“小孩”之说。

  王菲自己也称,“窦靖童是大姐,李嫣是二姐,自己是三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身为母亲,王菲从不会试图干涉窦靖童内心的想法和选择,她给了孩子最宝贵的两样东西——平等和尊重。

  在她看来,只要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是经过自己充分考虑好的,那她就应该无条件信任和支持。

  就在这种看似 “没大没小”“云淡风轻”的环境中,这个曾经被贴满标签的窦靖童15岁就发布第一首原创歌曲,还曾荣获乐坛新势力歌手、年度热搜歌手。

  21岁时,她创作的《July》成为热映电影《七月与安生》的主题曲,并入围了第53届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有自己想走的路。

  父母只有给予足够的平等和尊重,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孩子才会获得成就感和幸福。

  作为天后的女儿,有这样开明的妈妈,窦靖童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听到的是这样的话:

  “小孩子懂什么”“我这是为你好”“你必须这样,不然就会吃亏”……

  很多父母,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好孩子的一切,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摆出父母的绝对权威,替孩子做出各种选择和决定,却从没问过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前一段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

  齐明月的妈妈带她去买衣服,让孩子自己挑:什么颜色都可以。

  但当女儿选白色时,却说女儿“不爱干净,穿什么白色”;女儿选黑色时,又说“黑色不适合你”.

  自己帮女儿挑了粉色,女儿说可以,却又责怪女儿没主见。

  虽然她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给孩子的感受却只有不被尊重。

  我相信很多孩子都经历过:

  自己所喜欢的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自己所热爱的得不到父母的鼓励,自己所作出的成绩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这样的心酸和委屈,真的很让人心痛。

  有多少孩子,在父母的高高在上和绝对权威下,一点点地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和对自我的认知,内心时常充满着恐惧和自卑。

  这就需要父母摒弃“家长式”的权威,蹲下来去看见孩子,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给予他最好的帮助。

  当父母愿意蹲下来去看见孩子,你与孩子的距离就近了。在父母的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敢于做出自己的选择,才能顺应天性成为最好的自己。

  就如伊能静在生日时发的微博中所说:

  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谁也没办法替他去走。唯有尊重和支持,孩子才能到达父母不曾到达的远方。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未来才会更有底气。

  3、“纵容”和“信任”

  曾有媒体采访王菲,问对两个孩子,怎么去把握“控制与自由”两者之间的尺度。

  王菲回答说:“对孩子的保护欲及担忧只存在于婴幼儿时期。过了这个阶段,就把她们视为独立个体,与她们相处和交流。”

  有底线的放手,有原则的“纵容”,是王菲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这样“纵容”式的教育,不但使窦靖童活出了真实的自我,而且在生活的种种细节中,显露出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说:

  “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损坏一些东西,可能制造更多家务,甚至可能受点小伤,而这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轨道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奇葩说》中的詹青云,出生在贵州省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学到高中,她6次转学,成绩总是垫底。

  即使老师骂她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父母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她。

  妈妈善意的谎言“骗”她说,她很快就变成“好学生”了,而爸爸则以讲故事为诱饵带她去旅游。

  他们还允许詹青云看武侠小说这些别的父母眼中的“闲书”。

  因为父母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她从高中起一路开挂,最后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如今已取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而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上面画上什么它就会呈现什么样子。所以,他们拼尽全力去给孩子规划一个完美的人生,将全部心思倾注在孩子身上。

  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如此沉重的“爱”,孩子能不能承受的住。

  不是所有的鲜花,都盛开在同一片花丛中。

  就如前斯坦福新生学院院长朱莉•利斯科特-海姆斯JulieLythcott-Haims的TED演讲里说到的:

  我的两个孩子,他们不是盆栽,他们是野花,未知品种的野花,我的工作不是把他们变成我想要的样子,而是支持他们做辉煌的自己。

  无条件的信任,才能点燃孩子内心的那团火花,从而释放出无限的光芒;

  有选择的放手,才不会剪断孩子腾飞的翅膀,阻断孩子走向父母不曾到达的远方。

  为人父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

  愿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都能如野花般恣意生长,绽放出绚烂夺目的花朵。

  祝愿在孩子成长中,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