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交能力培养 受4大因素影响
2019年08月23日 19:30
  重视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有什么意义?本期PCbaby亲子课堂邀请刘勇赫为大家解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很重要

  社交是社会人的一种本能需求,作为社会的一员,幼儿需要社交训练与学习。孩子社交能力是指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包括同伴、家长、教师等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有效沟通与协作的技能。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呢?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能力平衡发展。通过社交能力的培养,在群体中互相模仿、互相学习,可以大大地促进孩子多元化智能,提高孩子智力发展的平衡性与全面性。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情商的提升。情商是控制情绪的能力,通过孩子社交能力的练习,有利于形成自信、乐观情绪、克服急躁、恐惧等不良情绪。优异的社交能力,决定了出色的情商。

  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阶段

  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0-6岁社交性的发展和特点。

  (1)孩子2岁开始延续到3岁是自我意识的敏感期。通过打人表达自己的不同意、不满意或说出“不,不要”等来体现和感受自我的力量。到2岁半开始通过占有食物玩具来获得支配物品的满足感。然后,孩子开始学会交换食物,再到交换玩具,但孩子没有等价交换的意识。这便是最初的一对一社交。

  (2)社交关系是在和某个人产生联接的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成人认为,孩子只要在集体环境中,就自然会发展社交能力,但事实上,真正的社交关系是在和某个人产生联接的过程中产生的。当孩子发现交换食物玩具可以维持关系,但食物没了,对方得到玩具后,这段关系就结束了。

  (3)到4-5岁,孩子发现,在社交关系中,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彼此关爱,相互理解和相互倾听的基础上的。

  (4)5岁以后孩子结束了一对一的交往,开始进入三四人一组的交往中。在选择朋友上有了明显的志趣倾向,结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交友方式。他们开始表达爱意,消除孤独,也开始出现从心理上对别人的控制和反控制,出现了情感上的依赖和沟通,这奠定了孩子的社交人际智能基础。

  社交能力的4大影响因素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社交缺失与社交能力弱化的根源在于幼儿阶段社交教育的缺失,孩子社交能力缺失有孩子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原因。

  (1)遗传因素。孩子社交能力的缺失,有一部分是由于遗传心理特征造成的。直系亲属中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比直系亲属中无社交恐惧症的高10倍之多。

  (2)家庭因素。家庭是造成孩子社交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中国社会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幼儿缺少伙伴,习惯于在封闭个体空间活动,造成了孩子社交能力低下。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面对激烈的学业和生存竞争,家长们对学龄前儿童偏重于文化知识的教育,社交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略。

  (3)幼儿园因素。一方面,有些幼儿园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幼儿的自我表现和群体性表现机会减少,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另一方面,教育环境基本以园内为主,无法提高幼儿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阻碍了社交能力的提升。

  (4)社会因素。针对孩子的社会保护机制尚未完善,家长对于周围环境的不信任。比如,幼儿在社交交往中走丢或者是遭遇拐卖的风险较大,造成父母只能减少或禁止幼儿社交活动来回避风险。

  专家总结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能力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情商的提升。

展开全部内容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