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宝宝 这些坑你可能还在踩
2020年03月28日 15:03
欢迎来到快乐呱呱【妈妈学园】,在这里,你将学习到育儿领域内顶级专家团共同打造的新手妈妈必修课程,掌握破解宝宝营养、睡眠、常见病、早教启蒙等育儿难题的方法,进阶为合格妈妈。
今天来学习澳大利亚DAA认证注册执业营养师刘遂谦的“喂养误区”课程。
婴幼儿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营养情况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状态,所以在世界各国制定的喂养指南中,都要求保证充足而恰当的营养摄入。但在此阶段,宝宝的营养摄入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控,而是主要受父母喂养行为的影响。如果喂养不当,不仅影响宝宝营养,而且可能引起胀气、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不适,甚至可能导致宝宝患上某种营养缺乏症,留下生长发育遗憾。因此,学会正确喂养十分重要。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新手父母在喂养宝宝时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虽然他们也很积极学习育儿知识,但由于经验不足,常常会在实操中陷入各种喂养误区而不自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妈妈们容易犯的那些喂养误区。
首先是认知误区,比如有人认为胸部小的妈妈会奶水不足。这是错误的,因为奶水量多少跟乳房大小没有关系,每个健康的妈妈都能正常产奶。乳房小一点,只不过是少了些脂肪组织,其内部负责产奶的乳腺组织跟大一点的乳房是一样的,所以胸小的妈妈也不用自卑或担心,尽量让宝宝多吸吮,照样可以有足够的奶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对母乳喂养存在认知误区外,对人工喂养认识也不够科学。比如有些人会觉得宝宝喝含有益生菌的奶粉,肯定不会便秘。益生菌虽然有利于肠道健康,但也不是万能的。宝宝喝的配方奶冲调得太浓、对牛奶蛋白过敏、活动量不足等,都可能导致便秘,所以不能因为奶粉里有益生菌,就觉得宝宝肯定不便秘。
当然,有人夸配方奶,就有人踩配方奶,甚至把肥胖的罪名也归咎在配方奶上。其实,宝宝按正常量和次数吃配方奶是不会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是过度喂养行为。有些父母总担心宝宝没吃饱,每次喂奶都多喂几口,或者想方设法让宝宝把剩下的奶吃完,这些都会让宝宝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风险。
好在,认知误区及时纠正,对宝宝并不会有什么大影响。但接下来要说的实操误区,却是切切实实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行为,可能会对宝宝身体造成影响。如果你也有过以下喂养误区,尽早纠正,以免不良影响扩大。
比如,冲奶粉时,不按比例加水和奶粉。要知道,水加少了,奶就会很浓稠,影响宝宝消化,严重时还会导致腹泻;如果水加多了,同样的奶粉量,营养会不足,而且过稀的奶相当于提供了多余的水分,容易占据有限的胃容量,导致宝宝喝奶量减少,影响营养摄入。因此,最好不要随意更改水和奶粉的比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就算水和奶粉的比例放对了,如果顺序不对,也会功亏一篑。有些父母习惯先把奶粉倒入奶瓶后再加水,这样冲泡容易让奶粉产生小结块,导致奶液不均匀,影响宝宝消化和吸收。正确做法是先放定量的温开水,再放对应量的奶粉,更有利于奶粉溶解。但不建议用温度超过70℃的开水来冲奶粉,因为水温过高可能令奶粉中的部分营养失效,而且不同奶粉,冲泡的水温不同,因此建议采用奶粉包装上的水温要求。
还有的父母前两步都做对了,却因为大力摇晃奶瓶,导致产生过多气泡,宝宝喝了这样的奶,可能吞入过多空气,造成胀气,影响消化。实际上,要让奶粉充分溶解,方法很简单:双手扶住奶瓶,左右轻轻来回搓动,同时观察奶粉的溶解情况,用时可能久一点,但慢工出细活嘛。
除了认知误区和实操误区外,还有些父母对标准过于执着,从而陷入矫枉过正的误区。比如,有些妈妈看到书上说新生儿阶段每天最好能够哺乳8-12次,而今天好像才哺乳了7次,不行,一定要让TA多吃一顿。这是不对的,书上的数据只是一个平均值,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固定标准。每个宝宝食量天生有别,吃奶速度和时间也不一样,只要各项发育指标正常,就不用管TA吃了几次。妈妈只需要顺其自然,按需喂养,找到专属于你和宝宝之间的喂养节奏。
尽管说了这么多,我们也知道做父母的很难不踩坑。但没关系,父母也不是生来就成了父母的,也需要像宝宝学走路那样,经历一次次跌倒再爬起,才能获得成长。希望父母们都能保持耐心和求知欲,学好育儿知识,并以它为罗盘,走上正确的喂养之路。
想了解更多孕育知识,可扫一扫下图的二维码,下载“快乐妈咪”APP,参与【妈妈学园】必修课程学习,持证上岗,科学育儿!
今天来学习澳大利亚DAA认证注册执业营养师刘遂谦的“喂养误区”课程。
婴幼儿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营养情况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状态,所以在世界各国制定的喂养指南中,都要求保证充足而恰当的营养摄入。但在此阶段,宝宝的营养摄入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控,而是主要受父母喂养行为的影响。如果喂养不当,不仅影响宝宝营养,而且可能引起胀气、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不适,甚至可能导致宝宝患上某种营养缺乏症,留下生长发育遗憾。因此,学会正确喂养十分重要。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新手父母在喂养宝宝时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虽然他们也很积极学习育儿知识,但由于经验不足,常常会在实操中陷入各种喂养误区而不自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妈妈们容易犯的那些喂养误区。
首先是认知误区,比如有人认为胸部小的妈妈会奶水不足。这是错误的,因为奶水量多少跟乳房大小没有关系,每个健康的妈妈都能正常产奶。乳房小一点,只不过是少了些脂肪组织,其内部负责产奶的乳腺组织跟大一点的乳房是一样的,所以胸小的妈妈也不用自卑或担心,尽量让宝宝多吸吮,照样可以有足够的奶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对母乳喂养存在认知误区外,对人工喂养认识也不够科学。比如有些人会觉得宝宝喝含有益生菌的奶粉,肯定不会便秘。益生菌虽然有利于肠道健康,但也不是万能的。宝宝喝的配方奶冲调得太浓、对牛奶蛋白过敏、活动量不足等,都可能导致便秘,所以不能因为奶粉里有益生菌,就觉得宝宝肯定不便秘。
当然,有人夸配方奶,就有人踩配方奶,甚至把肥胖的罪名也归咎在配方奶上。其实,宝宝按正常量和次数吃配方奶是不会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是过度喂养行为。有些父母总担心宝宝没吃饱,每次喂奶都多喂几口,或者想方设法让宝宝把剩下的奶吃完,这些都会让宝宝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风险。
好在,认知误区及时纠正,对宝宝并不会有什么大影响。但接下来要说的实操误区,却是切切实实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行为,可能会对宝宝身体造成影响。如果你也有过以下喂养误区,尽早纠正,以免不良影响扩大。
比如,冲奶粉时,不按比例加水和奶粉。要知道,水加少了,奶就会很浓稠,影响宝宝消化,严重时还会导致腹泻;如果水加多了,同样的奶粉量,营养会不足,而且过稀的奶相当于提供了多余的水分,容易占据有限的胃容量,导致宝宝喝奶量减少,影响营养摄入。因此,最好不要随意更改水和奶粉的比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就算水和奶粉的比例放对了,如果顺序不对,也会功亏一篑。有些父母习惯先把奶粉倒入奶瓶后再加水,这样冲泡容易让奶粉产生小结块,导致奶液不均匀,影响宝宝消化和吸收。正确做法是先放定量的温开水,再放对应量的奶粉,更有利于奶粉溶解。但不建议用温度超过70℃的开水来冲奶粉,因为水温过高可能令奶粉中的部分营养失效,而且不同奶粉,冲泡的水温不同,因此建议采用奶粉包装上的水温要求。
还有的父母前两步都做对了,却因为大力摇晃奶瓶,导致产生过多气泡,宝宝喝了这样的奶,可能吞入过多空气,造成胀气,影响消化。实际上,要让奶粉充分溶解,方法很简单:双手扶住奶瓶,左右轻轻来回搓动,同时观察奶粉的溶解情况,用时可能久一点,但慢工出细活嘛。
除了认知误区和实操误区外,还有些父母对标准过于执着,从而陷入矫枉过正的误区。比如,有些妈妈看到书上说新生儿阶段每天最好能够哺乳8-12次,而今天好像才哺乳了7次,不行,一定要让TA多吃一顿。这是不对的,书上的数据只是一个平均值,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固定标准。每个宝宝食量天生有别,吃奶速度和时间也不一样,只要各项发育指标正常,就不用管TA吃了几次。妈妈只需要顺其自然,按需喂养,找到专属于你和宝宝之间的喂养节奏。
尽管说了这么多,我们也知道做父母的很难不踩坑。但没关系,父母也不是生来就成了父母的,也需要像宝宝学走路那样,经历一次次跌倒再爬起,才能获得成长。希望父母们都能保持耐心和求知欲,学好育儿知识,并以它为罗盘,走上正确的喂养之路。
想了解更多孕育知识,可扫一扫下图的二维码,下载“快乐妈咪”APP,参与【妈妈学园】必修课程学习,持证上岗,科学育儿!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