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说话 关注十个热门问题
2017年07月17日 17:38
  发音学说话,对于孩子来说并是一件非容易的事情,过程也相对漫长,这期间非常需要妈妈们的引导。宝宝学说话时,遇到哪些问题呢?今天挑选10个妈妈们反馈最多的热门话题,和大家一起来说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 宝宝说话晚怎么办?

  别人家的孩子一岁多就会说很多次,咱家宝贝两岁了还只是说个单词而已,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大可不必太担心,每个孩子的成长步伐都不尽相同,只要3岁以前能说话都是属于正常的。

  对于说话晚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做:

  • 父母多说话,给孩子提供学习与模仿语言的环境,积累更多的词汇。

  • 不要代替孩子说话,鼓励并引导孩子多表达,哪怕孩子只说一个词也是一种进步。

  • 跟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玩,在玩的过程,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就会在游戏中得到有效的激化,对促进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宝贝说话倒退

  有妈妈反应,孩子说话明明之前已经说得很好的,但突然间又变得结结巴巴,难道是口吃?

  其实并不是孩子有口吃,而是他脑子转太快了。随着见识的增加,孩子的脑子转速有个飞跃性的提高,但是嘴巴还没能做到及时同步,因此出现了结结巴巴的问题。

  • 安抚孩子情绪,别太着急了,可以想一想,想好了再说话。

  • 猜测孩子想要表达的内容,适当的给予他一些词语提醒,帮助他将句子完整的串联起来表述。

  • 耐心听孩子说完,再给孩子重新复述一遍完整的内容,帮助孩子理清逻辑思路,做出正确的表述示范。

  3、学了骂人的话

  孩子学说话都是靠模仿大人说话开始的,有时候大人不经意的说了粗口,孩子也跟着学。当孩子学说粗口,我们除了粗暴的制止外,以下的做法效果可能会更好:

  • 如果孩子只是贪新鲜,过过嘴瘾,大人大可不必要紧张,孩子没准过会就忘记了。过分在意干涉,反倒会加深孩子的记忆,对粗口忘不掉。

  • 可用同音词,将粗口的内容巧妙化解掉。例如说尼玛,转换成你忙——你忙我忙大家忙,淡化了粗口的原意,即便孩子再说,尴尬也能化解大半。

  • 如果有习惯性趋势,或者某些词语实在过于不雅,需要严肃制止,可以先告诉孩子打人的感受,例如说“这样的话妈妈觉得一点都不好”、“妈妈不喜欢听这样的话”,如果宝宝再说,妈妈就要生气了。

  4、说方言

  现在的家庭,多语言混合是很常见的事情。有妈妈担心语言环境复杂会不会影响孩子学说话?

  不用担心,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他们能自动切换频道,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语言,甚至可以在一句话里掺杂多种方言。

  • 不要刻意营造某种方言独尊的氛围,保持最自然的沟通方式,给孩子提供无压力的语言环境。

  • 妈妈在和孩子沟通时,尽量保持单一性,不要混杂多种方言,这样更利于孩子模仿和学习。

  • 如果讲不同方言的家庭成员同时和宝宝说话时,尽量以同一种方言为主,避免混淆宝宝的视听。

  5、听儿歌背古诗

  除了电视电脑,还有手机IPAD都可以让孩子接触到视频,而且是轻而易举的。有妈妈问让孩子听儿歌背古诗,是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呢?

  • 有韵律感的儿歌,更容易朗朗上口,被孩子喜爱。对孩子接受语言积极性有很好的调动作用,使得孩子乐于用说唱的方式表达意愿,从肢体语言中慢慢过渡。

  • 背古诗对于孩子来说,更多的只是模仿和记忆,不懂诗句的意思,即便记住了也不懂得用在日常沟通中,其实对于提高说话能力的作用并不大。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