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聊天术 这样沟通最有效!
2016年09月13日 15:31
很多大人不会和孩子沟通,孩子总把大人的话当成耳边风,或者没聊几句,孩子说话的欲望就被堵死了……(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不过,我也曾见过很多善于跟孩子聊天的妈妈,他们母子之间的对话总是让人感到很有趣,而且充满智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话一 ▪ 赋予一件事情趣味性
妈妈带着孩子在公园玩耍,到点吃饭了,孩子还不愿意回去。
妈妈指着远处落日,对孩子说:“哇!妞妞快看,那里有个好大的咸鸭蛋!”
看到巨大的“咸鸭蛋”,小孩高兴地挥着手奔跑……
妈妈又问:“妞妞想吃鸭蛋吗?”
孩子答:“想!”
妈妈说:“那妈妈买个鸭蛋回去煮给你吃好不好?”
“好!”
就这样妈妈带着娃,愉快地回家煮鸭蛋吃了~
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戏就是一切,按部就班、毫无趣味的事最好一边去!吃饭多苦逼啊!在公园里玩比吃饭要开心多了……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催促孩子回家吃饭,孩子可能会当耳边风,但是当你把吃饭这件事情描述得很有趣了,孩子可能瞬间就被“降服”。
对话二 ▪ 把事情具体化
准备出门了,孩子还在磨磨蹭蹭,大人催了好几回,孩子的动作仍是不紧不慢,甚至完全走神,忘了自己要出门这回事……
妈妈对孩子说:“宝贝,我们还有5分钟要出门了,你是先换衣服,还是先收拾好玩具?”
孩子回过神来了,说:“妈妈等等我,我还是先收好玩具吧!”
如果仅仅是催促孩子“快点啊!你咋这么慢?大家都在等着你呢”……这样的沟通之所以会无效,是因为他每天都听着这些“念咒”般的话,他不知道重点在哪里,而且也习惯把这些话当“背景”了。
当你把“穿衣服”和“收拾玩具”这两件事情让他选择的时候,孩子便接到了一个具体的指示,接下来他才会有动力去做该完成的事情。
对话三 ▪ 问“小”不问“大”
下班回到,妈妈问孩子:“你今天在家做了什么呀?”
孩子看了一眼妈妈,回答:“玩玩具。”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孩子在一天当中可能会经历吃饭、玩玩具、睡午觉、跟奶奶出去散步等事情……但是,孩子不可能像念“流水账”一样回答你的问题,一是因为他可能想不起来了,二是这样真的很无聊!
但是当我们从细节处向孩子发问,他的回答很可能会不一样。
妈妈:“宝宝今天有没有玩积木?”
孩子:“有!我建了一个城堡!”(如果孩子回答没有,那可以问他玩了哪些玩具)
妈妈:“你建了一个城堡啊?里面能住人么?”
“可以住人!小狗、小猫也能住里面”……
聊到具体的玩具、游戏话题,孩子的话匣子便被打开了,孩子还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得比你预期的还要多,因为他觉得自己遇到“知己”了!
对话四 ▪ 不要“否定”,只要“同理”
很多妈妈和孩子聊天,喜欢把自己的观念意识强加给孩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灌输“教育思想”的机会。
例如,妈妈煮了胡萝卜给孩子吃。
孩子不愿意吃,说:“我不要吃胡萝卜。”
“怎么能这样?胡萝卜是多好的菜呀……”
如果妈妈忽略孩子不愿意吃胡萝卜的原因,一味地给孩子讲吃胡萝卜有哪些好处,估计讲到菜都凉了,孩子也不愿意吃。
这时不妨问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吃胡萝卜呢?”
孩子回答:“因为它臭!”
当妈的这时应该明白了,孩子不喜欢胡萝卜,仅仅是因为觉得它的味道有点怪而已。
“哦!原来是这样!妈妈下次用玉米炒,味道就会甜很多了,你到时候再尝一下好不好?”(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保持中立的态度,听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沟通不仅能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还能解决孩子不爱吃胡萝卜的问题,这可比我们费半天口舌讲“胡萝卜的N种好处”要有效多了。
不过,我也曾见过很多善于跟孩子聊天的妈妈,他们母子之间的对话总是让人感到很有趣,而且充满智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话一 ▪ 赋予一件事情趣味性
妈妈带着孩子在公园玩耍,到点吃饭了,孩子还不愿意回去。
妈妈指着远处落日,对孩子说:“哇!妞妞快看,那里有个好大的咸鸭蛋!”
看到巨大的“咸鸭蛋”,小孩高兴地挥着手奔跑……
妈妈又问:“妞妞想吃鸭蛋吗?”
孩子答:“想!”
妈妈说:“那妈妈买个鸭蛋回去煮给你吃好不好?”
“好!”
就这样妈妈带着娃,愉快地回家煮鸭蛋吃了~
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戏就是一切,按部就班、毫无趣味的事最好一边去!吃饭多苦逼啊!在公园里玩比吃饭要开心多了……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催促孩子回家吃饭,孩子可能会当耳边风,但是当你把吃饭这件事情描述得很有趣了,孩子可能瞬间就被“降服”。
对话二 ▪ 把事情具体化
准备出门了,孩子还在磨磨蹭蹭,大人催了好几回,孩子的动作仍是不紧不慢,甚至完全走神,忘了自己要出门这回事……
妈妈对孩子说:“宝贝,我们还有5分钟要出门了,你是先换衣服,还是先收拾好玩具?”
孩子回过神来了,说:“妈妈等等我,我还是先收好玩具吧!”
如果仅仅是催促孩子“快点啊!你咋这么慢?大家都在等着你呢”……这样的沟通之所以会无效,是因为他每天都听着这些“念咒”般的话,他不知道重点在哪里,而且也习惯把这些话当“背景”了。
当你把“穿衣服”和“收拾玩具”这两件事情让他选择的时候,孩子便接到了一个具体的指示,接下来他才会有动力去做该完成的事情。
对话三 ▪ 问“小”不问“大”
下班回到,妈妈问孩子:“你今天在家做了什么呀?”
孩子看了一眼妈妈,回答:“玩玩具。”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孩子在一天当中可能会经历吃饭、玩玩具、睡午觉、跟奶奶出去散步等事情……但是,孩子不可能像念“流水账”一样回答你的问题,一是因为他可能想不起来了,二是这样真的很无聊!
但是当我们从细节处向孩子发问,他的回答很可能会不一样。
妈妈:“宝宝今天有没有玩积木?”
孩子:“有!我建了一个城堡!”(如果孩子回答没有,那可以问他玩了哪些玩具)
妈妈:“你建了一个城堡啊?里面能住人么?”
“可以住人!小狗、小猫也能住里面”……
聊到具体的玩具、游戏话题,孩子的话匣子便被打开了,孩子还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得比你预期的还要多,因为他觉得自己遇到“知己”了!
对话四 ▪ 不要“否定”,只要“同理”
很多妈妈和孩子聊天,喜欢把自己的观念意识强加给孩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灌输“教育思想”的机会。
例如,妈妈煮了胡萝卜给孩子吃。
孩子不愿意吃,说:“我不要吃胡萝卜。”
“怎么能这样?胡萝卜是多好的菜呀……”
如果妈妈忽略孩子不愿意吃胡萝卜的原因,一味地给孩子讲吃胡萝卜有哪些好处,估计讲到菜都凉了,孩子也不愿意吃。
这时不妨问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吃胡萝卜呢?”
孩子回答:“因为它臭!”
当妈的这时应该明白了,孩子不喜欢胡萝卜,仅仅是因为觉得它的味道有点怪而已。
“哦!原来是这样!妈妈下次用玉米炒,味道就会甜很多了,你到时候再尝一下好不好?”(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保持中立的态度,听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沟通不仅能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还能解决孩子不爱吃胡萝卜的问题,这可比我们费半天口舌讲“胡萝卜的N种好处”要有效多了。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