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亲 能生健康宝宝
2007年10月14日 09:44
乙肝母亲 能生健康宝宝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天下所有年轻夫妻共同的心愿,也是孕妇们在怀孕期间最为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在医院采访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尚未结婚的乙肝女性患者又多了一份担心,担心结婚生育会加重病情,同时害怕将体内的乙肝病毒再传播给自己未来的宝宝,很多年轻的乙肝女性患者为此忧心忡忡。
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医学博士刘士敬表示,这些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乙肝患者不正确掌握结婚生育的时机和方法,确实会带来不良后果。但,年轻乙肝女性在怀孕前后只要预防措施得当,母体的乙肝病毒向宝宝传播是完全可以被阻断的。
病情处于活动期的乙肝患者结婚,过度的性生活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使肝脏炎症活动更趋严重,而肝脏处于炎症活动期的妇女如果怀孕,容易导致孕妇肝脏负担加重,肝细胞坏死,演变成重型肝炎。乙肝孕妇生育的宝宝如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宝宝几乎都会成为新的“小乙肝”,将来可能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甚至肝硬化或肝癌。因此,许多带乙肝病毒的妇女不敢怀孕生小孩。
乙肝母婴传播并非100%
刘博士说,医学上把母亲有乙肝,再传给下一代的这种现象,称为“母婴传播”。所谓“母婴传播”,是指患有乙肝或体内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期间或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是乙肝传播的最重要、最具威胁的传播方式。
“孕妇携带乙肝病毒,并不是100%都会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刘博士认为,是否导致胎儿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首先取决于孕妇携带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和母体的基因缺陷,如果孕妇为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e抗原为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也为阳性,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高达90%左右;但是如果孕妇乙肝病毒e抗原为阴性,乙肝病毒DNA也为阴性,其感染几率只有3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有乙肝家族聚集倾向的家庭中有的人得乙肝、有的人不会得乙肝的原因。
阻止母婴传播最重要的办法是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如果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合用效果更佳,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有效率在90%以上。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注意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孩子出生后的种种预防。
乙肝患者可以结婚生育
刘博士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和经过治疗病情长期平稳者,可以结婚生育。
但刘博士提醒要注意三点:第一,如果女方是乙肝,又是“大三阳”患者,在怀孕的第7、8、9个月,要分别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过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于婴儿前臂三角肌部皮下或肌肉接种乙肝疫苗,每次0.5毫升。第二,如果女方为乙肝“小三阳”或男方患乙肝,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父母的传播。第三,如果乙肝患者原先病情发作,身体不适,经过正规医院的正规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时间,身体没有任何不适,肝功能始终正常,这时也可结婚生育,宝宝一旦出生,必须及时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
婚前最好查e抗原e抗体
刘博士强调,乙肝患者的对象需要积极防护。男女双方如果一方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那么婚前双方最好要查e抗原及e抗体,如果携带者e抗原阳性(“大三阳”),说明传染性强,健康一方更有必要做乙肝血清病原学(“两对半”)检查,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其他都是阴性,表明已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不易受感染,可以不用打疫苗;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查,各项指标均为阴性,表明未受过乙肝病毒感染,对乙肝病毒缺乏免疫力,此时健康一方需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待产生表面抗体后再结婚。如果乙肝患者的对象检查结果为核心抗体和(或)e抗体阳性,说明以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没事了,可以打疫苗。促使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携带者e抗体为阳性(“小三阳”),表明病毒复制已减弱,传染性下降,或是e抗原的变异型,健康一方也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注射乙肝疫苗后结婚为好。注射乙肝疫苗后,一般可维持3~5年以上的免疫力,可在3年或5年后再重复接种,相当一部分人接种一次乙肝疫苗可以终身受益。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天下所有年轻夫妻共同的心愿,也是孕妇们在怀孕期间最为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在医院采访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尚未结婚的乙肝女性患者又多了一份担心,担心结婚生育会加重病情,同时害怕将体内的乙肝病毒再传播给自己未来的宝宝,很多年轻的乙肝女性患者为此忧心忡忡。
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医学博士刘士敬表示,这些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乙肝患者不正确掌握结婚生育的时机和方法,确实会带来不良后果。但,年轻乙肝女性在怀孕前后只要预防措施得当,母体的乙肝病毒向宝宝传播是完全可以被阻断的。
病情处于活动期的乙肝患者结婚,过度的性生活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使肝脏炎症活动更趋严重,而肝脏处于炎症活动期的妇女如果怀孕,容易导致孕妇肝脏负担加重,肝细胞坏死,演变成重型肝炎。乙肝孕妇生育的宝宝如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宝宝几乎都会成为新的“小乙肝”,将来可能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甚至肝硬化或肝癌。因此,许多带乙肝病毒的妇女不敢怀孕生小孩。
乙肝母婴传播并非100%
刘博士说,医学上把母亲有乙肝,再传给下一代的这种现象,称为“母婴传播”。所谓“母婴传播”,是指患有乙肝或体内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期间或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是乙肝传播的最重要、最具威胁的传播方式。
“孕妇携带乙肝病毒,并不是100%都会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刘博士认为,是否导致胎儿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首先取决于孕妇携带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和母体的基因缺陷,如果孕妇为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e抗原为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也为阳性,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高达90%左右;但是如果孕妇乙肝病毒e抗原为阴性,乙肝病毒DNA也为阴性,其感染几率只有3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有乙肝家族聚集倾向的家庭中有的人得乙肝、有的人不会得乙肝的原因。
阻止母婴传播最重要的办法是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如果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合用效果更佳,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有效率在90%以上。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注意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孩子出生后的种种预防。
乙肝患者可以结婚生育
刘博士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和经过治疗病情长期平稳者,可以结婚生育。
但刘博士提醒要注意三点:第一,如果女方是乙肝,又是“大三阳”患者,在怀孕的第7、8、9个月,要分别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过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于婴儿前臂三角肌部皮下或肌肉接种乙肝疫苗,每次0.5毫升。第二,如果女方为乙肝“小三阳”或男方患乙肝,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父母的传播。第三,如果乙肝患者原先病情发作,身体不适,经过正规医院的正规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时间,身体没有任何不适,肝功能始终正常,这时也可结婚生育,宝宝一旦出生,必须及时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
婚前最好查e抗原e抗体
刘博士强调,乙肝患者的对象需要积极防护。男女双方如果一方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那么婚前双方最好要查e抗原及e抗体,如果携带者e抗原阳性(“大三阳”),说明传染性强,健康一方更有必要做乙肝血清病原学(“两对半”)检查,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其他都是阴性,表明已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不易受感染,可以不用打疫苗;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查,各项指标均为阴性,表明未受过乙肝病毒感染,对乙肝病毒缺乏免疫力,此时健康一方需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待产生表面抗体后再结婚。如果乙肝患者的对象检查结果为核心抗体和(或)e抗体阳性,说明以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没事了,可以打疫苗。促使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携带者e抗体为阳性(“小三阳”),表明病毒复制已减弱,传染性下降,或是e抗原的变异型,健康一方也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注射乙肝疫苗后结婚为好。注射乙肝疫苗后,一般可维持3~5年以上的免疫力,可在3年或5年后再重复接种,相当一部分人接种一次乙肝疫苗可以终身受益。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