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是宝宝性格的一大杀手
2011年12月20日 12:20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四:分房睡,哭得声嘶力竭也没有被理睬
辉辉1岁,断了奶,妈妈就让他睡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去了。辉辉的妈妈留过洋,推崇西方凡事讲独立的养育方式,她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两句话是,“人家国外的小孩,三四个月的时候就独自在房间里睡觉了,辉辉现在才单独睡,已经够晚。”“孩子哭了用不着马上抱起来哄,要不然会惯坏他。”的确,在辉辉妈妈的坚持下,辉辉少则哭半小时,多则哭一小时,也就昏昏睡去。没等妈妈得意完呢,辉辉奶奶从山东来看孙子,怎么逗弄怎么觉得这孩子不活泼,当知道儿子儿媳让这么小的孩子单独睡时,奶奶很不高兴,说,“他才多大?他爸爸两岁的时候我还没给断奶呢,现在走南闯北比别人有出息得多……”奶奶坚持要辉辉跟自己睡,还要辉辉妈每天等孩子睡沉了才走开。倒底是谁的说法有道理?
消除不安的对策
这一局婆媳对垒,辉辉奶奶更有道理。孩子从出生到大约5岁左右,最好和父母睡在一起,不一定在一张床上,但必须距离足够近,以便孩子在感觉到寒冷、饥饿、黑暗、有便意等需要时,马上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安慰,否则,孩子会感到不安全。而一个内心有深深不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强的占有欲,总是想要控制别人,而且惧怕各种变化,这些不良心理过度强烈,往往使一些人通过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的,婴儿对温度、气候、饥饿都很敏感,父母把他放在另一间屋子里“锻炼”,会让孩子的不安变得强烈。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婴儿啼哭的时候,父母及时抱起他,用自己的体温和触摸,安抚他,让他感觉到外界的环境也是安全的。孩子可以在5岁以后再与父母分开睡,这个时候锻炼其独立精神并不算晚。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五:不容分说抱走自己的陌生人
在6个月以前,小伟是出了名的“大方小子”,妈妈抱他出去,街坊邻居任何人想亲近一下“漂亮宝宝”,他都张开双臂让人家抱;到了1岁以后,小伟似乎越来越严肃和腼腆了,不仅爸妈的朋友和同事抱不了他,就连护士阿姨把他接去打针,刚抱到怀里,小伟就使劲挠人家的脸;入园时也是这样,老师把小伟抱过去暗示小伟妈妈快走,小伟竟在老师怀里“滚地龙”一般地哭闹,把老师的衣服揉得稀皱。到后来,小伟简直不能看到医院和幼儿园的门,一看到,就返身搂住妈妈的脖颈,死也不松手!
消除不安的对策
专业儿童医院研习过幼儿心理学的资深护士都知道,强行把孩子抱过来打针输液,与经过沟通后,由小孩妈妈抱过来的孩子,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完全不一样,前一种小孩会哭得如“上刑”一样,他会觉得护士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谋害”他,他会拼力反抗,这会增加治疗的危险性。陌生人本来就是孩子心目中的“不安全因素”,妈妈怎能在他被抱走时不声不响?孩子被护士治服,顺利打了针回来后,在情绪上,也会很长时间不谅解妈妈,以闹别扭的方式来诉说委屈。正确的方案是首先花时间建立护士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不少专业儿童医院专门安排了护士“引导员”,先由这些“引导员”与孩子一起在医院的活动室(玩具城堡)中玩,等孩子充分信任这些护士后,“引导员”就可以变身为“输液护士”,专门为孩子打针了。这一过程中,妈妈都应全程陪伴,给病中安全感特别薄弱的宝宝以充分的抚慰。
而小班的老师,也不应该粗暴地打断宝宝和妈妈的“长篇告别”,硬性把孩子从妈妈怀里抢过来,这一举动很显然是将幼儿园的环境置于妈妈代表的温暖的家的对立面,宝宝很自然地觉得幼儿园老师很凶、幼儿园生活一点也不自由、幼儿园宝宝一点也不快活……何妨等宝宝“告别完”,再让妈妈交给老师?事实上,所谓“冗长的告别”,最长也不过多花区区三四分钟而已。而这三四分钟赋予孩子的安全感,将影响到宝宝在幼儿园半天乃至一天的情绪。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六:大人情绪暴力
小磊的爸爸是在小磊出生这年辞职下来搞机电销售的,爸爸的本意是儿子出生后,开销变大了,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给儿子和妻子一份更好的生活,但是小磊爸爸却对推销的难度估计不足,连着三个月,手里的精密小机电没推销出去一台,倒贴进去无数的交通费和应酬费用。小磊爸爸的情绪一段时间里变得很焦躁,那天,7个月的小磊因为不肯洗头哭得打挺,小磊爸爸一下子怒火中烧,冲过去将小磊倒提在半空中,小磊的哭声停了半拍,然后变成了嚎哭,尽管小磊的妈妈和奶奶冲过来拦,小磊爸爸的巴掌没有落下去,但,小磊爸爸变了形的脸,和沙哑的喉咙,已经深深镌刻在小磊的脑海里。从此小磊完全变成了“双面人”,爸爸在时像只缩在一角的小老鼠、没嘴葫芦;爸爸不在时加倍地上蹿下跳。小磊两岁时家里买了一条狗,妈妈和奶奶悉心照顾这条狗,小磊去想着法儿折腾它,给它灌咳嗽药水,喂它吃“芥末小生”(一种芥末做的鱼皮花生),反正,爸爸怎么拿小磊出气的,小磊就怎么拿小狗出气。
消除不安的对策
随着生存竞争的加剧,宝宝们所承受的来自大人的情绪暴力有增无减。在幼儿园,他们可能遇到心情烦躁的老师,在家中可能遇到心绪不佳的父母,还可能遇到受了委屈有气无处撒的保姆,5岁以下的孩子,判断力和辩驳力还比较弱,他们无法判断大人不高兴,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事,这使他们在心理上变得无所适从。无助、孤独、不安,就是这样产生的。那么,一旦大人发现自己对无辜的孩子施加了“情绪暴力”该怎么办?越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打击,对孩子来说,影响越是深远。这就要求父母或老师马上蹲下来,把孩子搂入怀中,拍抚他的颈背,并用他听得懂的话道歉。父母和老师还可以给予孩子制止“情绪暴力”的权力。我的一位朋友彭妮,性格较急躁,她即给了她儿子一个类似羽毛球拍的大纸牌,下面有柄,可握,纸牌上用红色写了一个大大的“P”字,举起来,就代表“停车!停车!我没错!别朝我横冲直撞!” 有了这个大纸牌的提醒,大人发热的脑袋也会变得清醒。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七:医院这个“怪兽屋”
两岁的宝宝小薇最近半年屡出“健康故障”,先是因肺炎住院五天,隔了几个月,又因细菌性痢疾拉肚至脱水,需要再次住院。因为菌痢有传染性,儿童医院消化科的这部分病房是不允许家长陪护的,由此宝宝变得落寞、压抑,妈妈去探视时,护士阿姨反映,小薇经历了刚来时拳打脚踢、拼命挣扎的“抗议期”后,现已进入“失望期”,经常神情悲哀地吸吮自己的拇指,而且抱着家里带来的毯子不放。有一次因为呕吐,毯子吐脏了要去清洗烘干,小薇就闹了大半天的脾气;护士们逗她,她也不开腔了。鉴于小薇住院后已连续尿了3次床,护士们特许妈妈陪她半天,好好给予小薇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消除不安的对策
有不少父母反映孩子出院后变得更粘人了,而且出现频繁尿床等退缩性反应,这一变化其实是患儿住院后安全感得不到保证出现的“症候”。患儿主要的拒绝情绪来自于:孩子超过6个月后对母亲的依恋变得十分强烈,认为住院是惩罚,而且害怕父母就此抛弃自己;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举目之下没一个熟识的人,缺乏安全感;认为那些奇怪的病床、推车及各式各样冰冷的医疗器械都像动画片里的怪兽一样,随时可能给自己增加痛苦,而消毒水的气味,也让患儿紧张,认为那是“怪兽屋”独有的气味;还有,患儿年幼时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入院后在语言沟通上有很大困难。身边又缺少妈妈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翻译”,幼儿的话可能被误解或忽略,这让他们十分苦恼。
既然“非陪护病房”渐渐成为儿童医院的主流,父母该怎样利用一切机会安慰患儿,增添其安全感呢?首先要充分与护士沟通,将患儿的一些特殊表达方式跟护士说清楚,避免孩子的要求被忽略;其次,允许孩子对管床护士“跟脚”,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暂时建立对护士的依恋。一旦孩子对管床护士充分信赖,一种暂时的、然而崭新而稳定的依恋关系就出现了,护士会成为孩子战胜不安的一个精神支柱;第三,探视时,每次解决一个对孩子造成心理困扰的小细节、小问题,比如患儿容易将护士的推车视作“怪兽”,认为推车一来小屁股就要遭殃了,父母不妨带孩子去熟悉推车,有一位妈妈甚至问护士要了一些推车上的绷带、胶管,又买了一副儿童听诊器给孩子,结果,孩子声称她是医生,开始为她的玩具娃娃打针、包扎伤口,不仅玩得不亦乐乎,还大大缓解了她住院的落寞和不安。
辉辉1岁,断了奶,妈妈就让他睡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去了。辉辉的妈妈留过洋,推崇西方凡事讲独立的养育方式,她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两句话是,“人家国外的小孩,三四个月的时候就独自在房间里睡觉了,辉辉现在才单独睡,已经够晚。”“孩子哭了用不着马上抱起来哄,要不然会惯坏他。”的确,在辉辉妈妈的坚持下,辉辉少则哭半小时,多则哭一小时,也就昏昏睡去。没等妈妈得意完呢,辉辉奶奶从山东来看孙子,怎么逗弄怎么觉得这孩子不活泼,当知道儿子儿媳让这么小的孩子单独睡时,奶奶很不高兴,说,“他才多大?他爸爸两岁的时候我还没给断奶呢,现在走南闯北比别人有出息得多……”奶奶坚持要辉辉跟自己睡,还要辉辉妈每天等孩子睡沉了才走开。倒底是谁的说法有道理?
消除不安的对策
这一局婆媳对垒,辉辉奶奶更有道理。孩子从出生到大约5岁左右,最好和父母睡在一起,不一定在一张床上,但必须距离足够近,以便孩子在感觉到寒冷、饥饿、黑暗、有便意等需要时,马上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安慰,否则,孩子会感到不安全。而一个内心有深深不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强的占有欲,总是想要控制别人,而且惧怕各种变化,这些不良心理过度强烈,往往使一些人通过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的,婴儿对温度、气候、饥饿都很敏感,父母把他放在另一间屋子里“锻炼”,会让孩子的不安变得强烈。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婴儿啼哭的时候,父母及时抱起他,用自己的体温和触摸,安抚他,让他感觉到外界的环境也是安全的。孩子可以在5岁以后再与父母分开睡,这个时候锻炼其独立精神并不算晚。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五:不容分说抱走自己的陌生人
在6个月以前,小伟是出了名的“大方小子”,妈妈抱他出去,街坊邻居任何人想亲近一下“漂亮宝宝”,他都张开双臂让人家抱;到了1岁以后,小伟似乎越来越严肃和腼腆了,不仅爸妈的朋友和同事抱不了他,就连护士阿姨把他接去打针,刚抱到怀里,小伟就使劲挠人家的脸;入园时也是这样,老师把小伟抱过去暗示小伟妈妈快走,小伟竟在老师怀里“滚地龙”一般地哭闹,把老师的衣服揉得稀皱。到后来,小伟简直不能看到医院和幼儿园的门,一看到,就返身搂住妈妈的脖颈,死也不松手!
消除不安的对策
专业儿童医院研习过幼儿心理学的资深护士都知道,强行把孩子抱过来打针输液,与经过沟通后,由小孩妈妈抱过来的孩子,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完全不一样,前一种小孩会哭得如“上刑”一样,他会觉得护士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谋害”他,他会拼力反抗,这会增加治疗的危险性。陌生人本来就是孩子心目中的“不安全因素”,妈妈怎能在他被抱走时不声不响?孩子被护士治服,顺利打了针回来后,在情绪上,也会很长时间不谅解妈妈,以闹别扭的方式来诉说委屈。正确的方案是首先花时间建立护士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不少专业儿童医院专门安排了护士“引导员”,先由这些“引导员”与孩子一起在医院的活动室(玩具城堡)中玩,等孩子充分信任这些护士后,“引导员”就可以变身为“输液护士”,专门为孩子打针了。这一过程中,妈妈都应全程陪伴,给病中安全感特别薄弱的宝宝以充分的抚慰。
而小班的老师,也不应该粗暴地打断宝宝和妈妈的“长篇告别”,硬性把孩子从妈妈怀里抢过来,这一举动很显然是将幼儿园的环境置于妈妈代表的温暖的家的对立面,宝宝很自然地觉得幼儿园老师很凶、幼儿园生活一点也不自由、幼儿园宝宝一点也不快活……何妨等宝宝“告别完”,再让妈妈交给老师?事实上,所谓“冗长的告别”,最长也不过多花区区三四分钟而已。而这三四分钟赋予孩子的安全感,将影响到宝宝在幼儿园半天乃至一天的情绪。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六:大人情绪暴力
小磊的爸爸是在小磊出生这年辞职下来搞机电销售的,爸爸的本意是儿子出生后,开销变大了,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给儿子和妻子一份更好的生活,但是小磊爸爸却对推销的难度估计不足,连着三个月,手里的精密小机电没推销出去一台,倒贴进去无数的交通费和应酬费用。小磊爸爸的情绪一段时间里变得很焦躁,那天,7个月的小磊因为不肯洗头哭得打挺,小磊爸爸一下子怒火中烧,冲过去将小磊倒提在半空中,小磊的哭声停了半拍,然后变成了嚎哭,尽管小磊的妈妈和奶奶冲过来拦,小磊爸爸的巴掌没有落下去,但,小磊爸爸变了形的脸,和沙哑的喉咙,已经深深镌刻在小磊的脑海里。从此小磊完全变成了“双面人”,爸爸在时像只缩在一角的小老鼠、没嘴葫芦;爸爸不在时加倍地上蹿下跳。小磊两岁时家里买了一条狗,妈妈和奶奶悉心照顾这条狗,小磊去想着法儿折腾它,给它灌咳嗽药水,喂它吃“芥末小生”(一种芥末做的鱼皮花生),反正,爸爸怎么拿小磊出气的,小磊就怎么拿小狗出气。
消除不安的对策
随着生存竞争的加剧,宝宝们所承受的来自大人的情绪暴力有增无减。在幼儿园,他们可能遇到心情烦躁的老师,在家中可能遇到心绪不佳的父母,还可能遇到受了委屈有气无处撒的保姆,5岁以下的孩子,判断力和辩驳力还比较弱,他们无法判断大人不高兴,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事,这使他们在心理上变得无所适从。无助、孤独、不安,就是这样产生的。那么,一旦大人发现自己对无辜的孩子施加了“情绪暴力”该怎么办?越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打击,对孩子来说,影响越是深远。这就要求父母或老师马上蹲下来,把孩子搂入怀中,拍抚他的颈背,并用他听得懂的话道歉。父母和老师还可以给予孩子制止“情绪暴力”的权力。我的一位朋友彭妮,性格较急躁,她即给了她儿子一个类似羽毛球拍的大纸牌,下面有柄,可握,纸牌上用红色写了一个大大的“P”字,举起来,就代表“停车!停车!我没错!别朝我横冲直撞!” 有了这个大纸牌的提醒,大人发热的脑袋也会变得清醒。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七:医院这个“怪兽屋”
两岁的宝宝小薇最近半年屡出“健康故障”,先是因肺炎住院五天,隔了几个月,又因细菌性痢疾拉肚至脱水,需要再次住院。因为菌痢有传染性,儿童医院消化科的这部分病房是不允许家长陪护的,由此宝宝变得落寞、压抑,妈妈去探视时,护士阿姨反映,小薇经历了刚来时拳打脚踢、拼命挣扎的“抗议期”后,现已进入“失望期”,经常神情悲哀地吸吮自己的拇指,而且抱着家里带来的毯子不放。有一次因为呕吐,毯子吐脏了要去清洗烘干,小薇就闹了大半天的脾气;护士们逗她,她也不开腔了。鉴于小薇住院后已连续尿了3次床,护士们特许妈妈陪她半天,好好给予小薇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消除不安的对策
有不少父母反映孩子出院后变得更粘人了,而且出现频繁尿床等退缩性反应,这一变化其实是患儿住院后安全感得不到保证出现的“症候”。患儿主要的拒绝情绪来自于:孩子超过6个月后对母亲的依恋变得十分强烈,认为住院是惩罚,而且害怕父母就此抛弃自己;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举目之下没一个熟识的人,缺乏安全感;认为那些奇怪的病床、推车及各式各样冰冷的医疗器械都像动画片里的怪兽一样,随时可能给自己增加痛苦,而消毒水的气味,也让患儿紧张,认为那是“怪兽屋”独有的气味;还有,患儿年幼时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入院后在语言沟通上有很大困难。身边又缺少妈妈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翻译”,幼儿的话可能被误解或忽略,这让他们十分苦恼。
既然“非陪护病房”渐渐成为儿童医院的主流,父母该怎样利用一切机会安慰患儿,增添其安全感呢?首先要充分与护士沟通,将患儿的一些特殊表达方式跟护士说清楚,避免孩子的要求被忽略;其次,允许孩子对管床护士“跟脚”,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暂时建立对护士的依恋。一旦孩子对管床护士充分信赖,一种暂时的、然而崭新而稳定的依恋关系就出现了,护士会成为孩子战胜不安的一个精神支柱;第三,探视时,每次解决一个对孩子造成心理困扰的小细节、小问题,比如患儿容易将护士的推车视作“怪兽”,认为推车一来小屁股就要遭殃了,父母不妨带孩子去熟悉推车,有一位妈妈甚至问护士要了一些推车上的绷带、胶管,又买了一副儿童听诊器给孩子,结果,孩子声称她是医生,开始为她的玩具娃娃打针、包扎伤口,不仅玩得不亦乐乎,还大大缓解了她住院的落寞和不安。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