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宝宝在玩了一天之后甜甜入睡,听着宝宝均匀而平静的呼吸,妈妈心里一定充满着幸福感。但是你知道吗?宝宝在睡眠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是在向妈妈“报告”,他已经或者即将患上某种疾病。
睡眠在宝宝的成长发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爸爸妈妈观察宝宝睡觉的状况可以发现他的健康问题,这非常重要。
1、宝宝睡觉易惊醒
忙了一天之后,只有等宝宝睡着了,妈妈才能松口气,让自己休息。可就是有些宝宝,睡觉时不老实,容易惊醒、喜欢来回翻腾,搞得妈妈休息也不踏实。其实,这也是宝宝在告诉妈妈:我不舒服了。
如果宝宝睡着后来回翻腾或哭闹,妈妈首先要看看宝宝的睡眠环境是不是舒适,比如说是不是冷了或热了,被子是不是裹得太紧了,光线是不是太强,周围是不是太吵,等等。如果排除这些外在原因,宝宝睡觉不踏实,就可能是缺钙导致的。
应对措施:缺钙会引起神经兴奋性增加,让宝宝睡觉时不安稳,缺钙的宝宝还容易夜惊、多汗、烦躁、哭闹,出牙晚而少,严重的还有肋骨外翻。这样的宝宝,需要补充钙质,平时可以多晒太阳,夏天在阴凉处接受太阳照射,两岁以下的孩子还要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D以帮助钙质吸收。另外,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让孩子再做大量活动,或做一些容易引起宝宝情绪兴奋的事,以免宝宝睡觉前过度兴奋,身体休息了,大脑还处在兴奋中,影响睡眠质量。
2、宝宝睡觉会打呼噜
有的宝宝在入睡之后,很快就打起了小呼噜。妈妈们可要注意了:打呼噜并不意味着宝宝睡得香、睡得沉,而是疾病信号。
资深儿科医生说,打鼾说明宝宝的呼吸道不通畅。呼吸道不通畅,就会造成宝宝在睡眠时大脑慢性缺氧,导致宝宝第二天困倦嗜睡,长期如此会影响宝宝的注意力和智力发育。
应对措施:睡觉时姿势不对,可能造成宝宝打呼噜,这种情况引起的打呼噜,只要别让宝宝枕头太高,注意不要让宝宝的脖子“窝”住就可以了。但如果经常打呼噜,那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暂停,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就诊。还有是可以让宝宝在医院睡一夜,做一次睡眠呼吸检测,看看血氧饱和度啊、脑电图啊。如果睡眠中血氧饱和度低于某个指标,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去掉影响呼吸道通畅的组织。
3、宝宝睡觉吮手指
宝宝在睡觉时总是把大拇指含在嘴里才能睡得安稳,也是让不少妈妈头疼的问题。育儿专家说,嘴里咬着东西睡觉,是宝宝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医生介绍,断奶过急、妈妈过早上班,都会造成宝宝缺乏安全感;如果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宝宝渴望爱抚的正常心理得不到满足,也会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宝宝来说,某个阶段照看人的突然改变,或者送入幼儿园后对环境不适应,都会造成安全感的缺乏。心理上的问题,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喜欢咬手指头、喜欢咬着东西睡觉,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安慰。
但是这种安慰,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一是不卫生,容易让致病细菌“病从口入”;二是会影响到宝宝的牙齿和颌面部发育,影响外貌,妈妈切不可掉以轻心。
应对措施:对于这种宝宝,最好的办法是“替代治疗”。不要批评孩子,强化这种负面情绪,而是可以让宝宝手里拿个小玩具啊,或者抱一个玩具入睡,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但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要增加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多陪陪宝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宝宝爱跟妈妈睡
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很多爸爸妈妈都让宝宝和自己一起睡在大床上。殊不知,这并不利于宝宝的睡眠质量和成长发育。
宝宝太小没有活动能力,一旦被大人压到了也无法反抗,容易导致窒息;而且大人呼出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而宝宝大脑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爸爸妈妈和宝宝同床睡眠,容易造成宝宝缺氧,影响发育;此外,大人的活动范围和环境都比宝宝复杂得多,接触的病毒、细菌也多,容易让抵抗力低的宝宝感染细菌而生病。
应对措施:医生建议,1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在大床旁边安置一张小床。这样既避免了同睡带来的影响,又方便妈妈照顾宝宝,还可以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分房而睡。但妈妈要注意安抚宝宝的情绪,比如陪着宝宝入睡,敞开房门让宝宝有安全感,等等。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