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孩子说谎的基本准则
1、给予足够的爱与尊重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常常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获得更大的独立。父母别忘记,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明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犯错。父母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一起面对错误,改正错误。
2、给予孩子正面教育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说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从来没有撒过谎。
让孩子认清自己的需求,并帮助孩子分析,什么样的需求是合理的,可以被允许,什么样的需求是不合理或者是错误的,是不被允许的。这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让孩子明白,面对自己的合理需求,他能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达成自己的目标。
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尝试和纠正中度过人生,包括不少错误的尝试。为人父母,总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授给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尽可能少走弯路,尽可能少犯错误。教育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孩子的天性,又会不断重复一些错误,做父母的就应该有足够的耐心,说服教育孩子。
3、帮助孩子自我教育
理解孩子后,父母可以对症下药。可以通过点拨、明示或者暗示,帮助孩子分析导致说谎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让孩子在拥有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做了错事,就要改正。如果不改正,就意味着不诚实。不诚实的人也会失去别人对他(她)的信任,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孩子,这时候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回顾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比如《木偶奇遇记》中说谎的皮诺曹鼻子不断长长,只有诚实才能维护原来的形象,重新获得爷爷的爱;对于略大一些的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已经趋于理性思维,对于童话的迷恋程度也不高,父母更应该细心加上耐心,引导孩子分析、判别,培养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使孩子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反思。
4、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家庭教育应该注意呵护孩子最初的真诚,并让孩子以此博得别人的信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孩子品行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崇高的偶像,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在孩子面前,首先要言行一致,让孩子积累正面的品行经验。
低龄孩子的说谎行为怎样纠正
有些年轻的父母发觉自己的孩子小小年龄就会说谎,他们为此十分担忧,孩子长大了会什么样?其实对年纪小的孩子的说谎行为要认清区别,有些是某个年龄心理发育的一种反应,而另一些则可能属于真性说谎。只有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教育措施,才有益于纠正孩子会说谎的不良倾向。
不要一味打击
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味的打骂、训斥等简单的教育方法,只能将孩子推向愿望的反面。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时应作一番调查、核实。有不少孩子是发现自己做了错事,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如果家长再一味打骂,反而事得其反,要分析前因后果,发现及时,纠正及时,不至于把谎越说越大。应循循善诱,向孩子指出说谎的危害性,让孩子在内疚中知错,在鼓励中改错。
此外家长还应该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学,分清孩子的话究竟是幼稚的想象,还是故意说谎,两者之间有质的区别,对待也要加以区别。
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儿童知识面窄,爱幻想,常将幻想中的事同现实中的事混淆起来,分不清事情的真假,其实这只是一种想象,是说谎的假象,对待这种“吹牛”,家长应该善于利用,首先鼓励、表扬他们创新的想象力,抓住机会,通过一些小故事,身边的客观事物,或通过书本、电视等一些直观手段,让孩子取得正确的知识,让他们从小能比较正确、公正、客观的看待事物,不能一切想当然。
教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虚荣心和好胜心,他们由于不具备道德评价能力和应有的社会价值感,因此,免不了使好胜心转变为虚荣心,从而导致说谎。因此从小要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竞争观念。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讲故事,分析身边小事,说明一些做人的道理,从平时的一些小事严格要求,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错事会对自己对别人产生怎样不良影响,不良后果。让孩子明辨是非,不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诚实的话不说,当无意中做了错事,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与说谎的孩子为伍会染上说谎的劣习,所以要教会孩子选择“益友”。
在孩子的眼中,家长是他们崇高的偶像,家长的一切言论,行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用美好的语言行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只有家长心灵美,才有可能培养一个心灵美的孩子。
相关文章>>
根据说谎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纠正方法
防卫型说谎
首先要准确判断孩子的性格类型,然后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对性格外向型,活泼好动的孩子应直接指出这是谎言,然后了解说谎原因。无论什么原因的说谎都应受到批评惩罚,使其接受教训,防止再犯。只是惩罚时要分清是非,区别轻重,罚之当罚。对性格内向型,自律性较强的孩子应以平静、关切的语气,引导他讲出说谎的具体原因,然后针对其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处理和应对困境的方式,使孩子悟出说谎是许多处理问题的办法中最不可取的行为。这类孩子往往自省能力较强,自尊心也很强,因此,不一定当面戳穿这是谎言,可以旁敲侧击地使其明白别人已识破自己的谎言,从而用自责、自省、自警、自律的方式加以改变。
恶作剧型说谎与报复型说谎
通常是品德不良的反映,是性质比较严重的说谎行为。发现这类型的说谎,必须给予一定的惩戒,使其记住教训,不敢再犯。还要让孩子认识到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同时,也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安排孩子进行有益的活动,让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
谋利型说谎
首先要区分说谎谋利所满足的需要是否有合理性,然后区别对待。如果通过说谎谋利所满足的需要是合理的,家长应该关注、满足这些需要。如果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也应说明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和讨论如何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如果孩子谋利说谎所满足的需要是不合理的,则应讲道理,摆事实,并针对说谎程度的轻重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认识到用说谎这种方式谋利是行不通的。
表现型说谎
表现性说谎的目的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对于这类说谎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理睬他的谎言,但事情过去之后则应当与孩子进行讨论,让他们明白用诺言谎言引起的关注是短暂的,是没有价值的,而且随时存在着因谎言被拆穿时带来的不良后果,即令他人更加的看不起你。家长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满足孩子渴望被人关注的心理;此外,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在孩子面前说谎;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
幻想型说谎
处于想象敏感期的孩子会把书本上看到的或很久以前做过的某件事情和现实混合起来,分不清现实和幻想,于是出现了幻想型说谎,并不是有意说谎。越是年龄小、想象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越容易发生幻想型说谎。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随便给孩子扣帽子,会扼杀孩子想象力,不妨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让他逐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同时,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比如“我想”、“我希望”。
逃避型说谎
因为做错事、害怕承担责任或者不愿做某件事而说谎,这在年龄稍大的孩子中普遍存在。
对于逃避责任的孩子,父母应明确态度,告诉孩子自己喜欢诚实的人,鼓励他们说出真相;当孩子说出实情后,不要因为他做错事而责怪他,而要教他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既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也能防止孩子因害怕批评而说谎;反之,如果父母不引导,而是一味批评,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孩子面不改色地随意说谎。
家庭教育对孩子说谎行为的纠正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家长的个性、心理状况等通过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所以,孩子的品行是家庭教育下的综合体,针对这种情况应该:
一、家长要对说谎的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家长不能放任孩子说谎,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也不要着急,更不能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如果使用暴力,那样只会使孩子对家长产生畏惧感,从而疏远家长。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进行正面的教育,找到说谎的真正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他们积极的认错态度给予鼓励,使其更有信心。
二、家长要改进教育方式。
现在有不少家庭教育的重点都放在教孩子读书、学习、学才艺上,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无意中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如果家长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也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需求,适当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也就避免了孩子不必要的说谎行为,同时可防止说谎问题的惯性发生。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培养比智力的开发和提高更重要。
三、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在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等观念,孩子多半是通过日常生活学习得来的。如果孩子看到成人为环境所逼经常说这样那样的谎言,那他们会很自然地建立“说谎有意”的错误观念,以至于日后孩子也会有意撒谎,或嘴上答应家长可实际上并不按要求去做。所以,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说到做到,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模范,为孩子做好表率作用。
四、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千万不能认为家庭教育不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老师,而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多与老师交流,对孩子说谎的行为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幼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说谎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之一,幼儿的说谎现象从身心发展来看,我们不能盲目地去定论,而应根据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来对待,采用不同的科学方法来加以解决。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说谎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只要耐心地教导,就能防止孩子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