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道歉

小孩子需不需要道歉道歉是知错改错的开始道歉背后的道理如何看待孩子应该道歉的行为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认错?
阅读更多>>

  小孩子需不需要道歉

  孩子犯了错,伤害了别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这么小,哪里会道什么歉,实在要道歉,也是家长代替。”由家长替孩子“认错”,有害无利。其一,家长认为这是疼爱孩子,但实际上,这种疼爱并不是真正的疼爱,而是在袒护孩子的过错,孩子没有从错误中获得应有的教训,也难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其二,由于“犯了错误反正又父母担着”,孩子可能会反复犯错误。孩子伤害了别人,就应该自己去道歉,去承担后果,付出代价,这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原谅,也是从小建立责任感,这对增强孩子的自律精神、谨慎言行,以便将来顺利融入社会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常,家长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让孩子明白,当他的行为让别人受到身体的或者情感上的伤害时,他应该道歉。而一旦孩子能够发自肺腑地说出“对不起”,他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项社会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同时学到了怎样去补救自己的过失,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怎样照顾他人的情感。所以,花一些心思来帮助孩子来学习这门相对复杂的社会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道歉是知错改错的开始

  幼儿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不足,不知道改正。随着道德感、羞耻感等高级情感的发展,幼儿将逐渐学会知错就改。

  父母应正确对待幼儿所犯的错误,避免使用责骂、逼迫等粗暴方式,这不仅不会帮助幼儿认识错误,反而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他做的事情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相关文章>>
 

  道歉背后的道理

  1、让宝宝学会认错

  宝宝没有学会道歉,可能是因为不懂得是非概念,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正错误。因此,父母切不可对宝宝动辄责备,应耐心地告诉宝宝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认错需要一定的勇气。宝宝不敢认错,可能是害怕承担后果,父母应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告诉宝宝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宝宝,避免宝宝产生畏惧感。

  2、宝宝犯错要及时纠正

  当宝宝做错事时,父母应及时地给予教育并纠正,让宝宝知道错误不是不可挽救的,只要改好了,就可以得到原谅。父母千万不要在宝宝做错事后,一味地批评、指责宝宝,这样易导致宝宝产生逆反心理,以后犯错时就会总想找借口推托。同时注意在处理宝宝事情当中,宝宝是否感到了大人对自己的关心——“大人们在意我的感受吗”,这影响到孩子如何构建建和别人的关系,这包括对别人的信任感和情感上的亲密。

  对懂得道歉但又频繁犯错的宝宝,父母不仅要注意宝宝的言语道歉,更要关注宝宝改正错误的行为。

  因此,如何处理宝宝所犯错误的方法,比宝宝犯的错误更值得父母思考。

  3、父母应学会向宝宝认错

  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父母向宝宝道歉,会丧失自己的威严,所以,不少父母为了维护作为大人的面子,仍然坚持即使做错了也不向孩子认错。

  研究显示,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并且可以用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错的时候,认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父母向宝宝认错,不仅不会因为认错而丧失尊严,反而会让宝宝更加尊敬。

  如何看待孩子应该道歉的行为

  其一,我们应该慎用批评的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失当行为并不是犯错或者恶意;

  其二,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带情绪的行为和平时的行为是有不同的,不可等同看待,如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处理,事情也很难得到满意的处理;

  其三,孩子接纳、梳理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通常是很弱的,这需要我们的接纳和帮助。就这个情境而言,我们应当帮助孩子分清自己的委屈和迁怒;

  其四,对于小孩子来讲,具体的事情及其结果通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从中感到了什么和学到了什么。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认错?

  原因一:“我没错!”

  大多数孩子都天生好动,喜欢探索身边的各种事物,常常把家中的东西当作玩具。如果这些东西是爸爸妈妈的钱包或是别的重要事物,那么惹大人生气就在所难免了。

  一旦等爸爸妈妈发现是孩子把东西藏起来了或弄坏了,害得自己着急万分时,就会要孩子认错。可是,孩子并不明白自己哪里错了。成人平时没有和孩子说清楚,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或者成人没有把那些孩子不该玩的东西放在孩子看不见或碰不到的地方(可能这些东西并不会对宝宝的安全造成威胁)。这些都是造成孩子“犯错”的因素。

  这样的话,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可爸爸妈妈还要他承认自己错了,孩子怎么做得到呢?

  原因二:“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我们知道,学龄前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因为想得到却说不出而变得很焦急,而在成人要求孩子认错时更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当爸爸妈妈看见孩子做的“好事”,变得很生气,但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其实并没有听懂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知道爸爸妈妈生气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当然他们就不会认错了。例如,宝宝把爸爸的设计图纸当作自己的图画纸,画得一团糟,爸爸就会告诉宝宝不能在设计图纸上画画。可是宝宝并不理解设计图纸和图画纸的差别,自然就不会明白在设计图纸上画画是不对的。

  原因三:“不全是我的错!”

  由于成人并没有看见宝宝的行为过程,所以宝宝犯错的原因有时并不像成人所想的那样。比如说,两个孩子打起来了,父母看见的话会立刻制止。可能父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向别的孩子道歉。可是,有时先动手打人的正是对方那个孩子。那么,要孩子先认错,他就会很不服气,不肯认错;即使孩子知道打架是错的,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先动手的人先道歉才对

 因此,有时孩子犯了错,我们要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等了解了整个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让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时,再让他认错也不迟。

  原因四:“你那么凶,好吓人啊!”

  孩子犯了错,如打坏了很贵的东西或是弄伤了别的孩子,爸爸妈妈都会很生气。在生气时,成人一般会抓着孩子的手,很严厉地责问他,要孩子承认自己错了,说对不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都会害怕大人,甚至觉得爸爸妈妈都不爱自己了。

  试想,在孩子觉得“你好凶,好吓人”的情况下,还要他承认自己错了,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

  原因五:“爸爸妈妈认错了吗?”

  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会通过模仿身边亲密且重要的人来学会一些行为。父母的榜样作用,不仅表现在好的行为上,在不好的行为方面,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由于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权威,因此往往会为了自己的面子,不向孩子认错,特别是在自己犯错的时候,如弄坏了孩子喜欢的玩具等,他们可能会进行弥补,但却不乐意认错,由此导致了孩子也学会了不认错。

  原因六:“爸爸妈妈会罚我吗?”

  家长虽然答应不会惩罚孩子,但是在孩子承认了错误之后,却因为做的事很不好,还是遭到了爸爸妈妈的批评,有时甚至会打孩子。家长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让他记住了,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了。

  其实,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觉得爸爸妈妈说得到做不到。而且由于孩子上过一次当,以后再要他认错,就变得难上加难了。

  小贴士

   耐心告诉宝宝,做哪些事是对的,做哪些事是错的。

   和宝宝订立家庭行为规则,让宝宝知道做错了事,要认错。

  了解宝宝犯错的原因,让宝宝承认自己所犯的错。

   宝宝犯错时,和宝宝说话的态度应当是严厉,而不是凶。

  以身作则,让宝宝学习如何认错。

  答应不打宝宝的话,一定要做到。

  有的时候,孩子口头上认不认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心里明白自己做错了就可以了。因此,当孩子犯错时,不一定硬要他口头认错,只要他今后在行为上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一样可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来源:pcbaby2011-03-02 09:23:47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