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酬张少府】酬张少府原文_酬张少府注释_酬张少府赏析_王维的诗

酬张少府原文 酬张少府注释 酬张少府的诗意/酬张少府的意思 酬张少府赏析 酬张少府的作者——王维简介     阅读更多>>

  酬张少府原文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酬张少府注释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自顾:自念。

  空:徒然。

  穷通:困厄与发达。

  浦:宽阔的近岸面。

  酬张少府的诗意/酬张少府的意思

  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

  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酬张少府赏析

  本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的又一佳作。

  诗人刚入仕时,得宰相张九龄赏识,意气风发,欲以满腹才学报效朝廷,后张被罢黜,奸相李林甫当道,这个才高八斗的儒生便把目光投向了内心,倾心佛学,乐于隐居,追求一种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而初时的志向与抱负并不能完全忘却,出世与入世的挣扎便在诗作中时有体现。

  首联写得明白晓畅,如俚谈巷语,却十分准确的概括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笔者窃以为,此时,诗人冲天的壮志已消磨殆尽,心中的淡定从容表现在诗歌创作中便是用词的朴实无华。“唯”突出了诗人把淡泊宁静、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作为晚年生活的唯一选择。

  颔联中“自顾”为“自视”之意,可理解为诗人反观自省。“长策”应释为“良策”,即“治国安邦之策”。奸臣当道,诗人虽满腔抱负,却无力回天,便只能“返旧林”。“返”与“旧”说明诗人曾居于此,而今是旧地重回,这是诗人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生活的佐证,每次离开时必是抱有志向,返回时也必是失望而归。“空知”则是反映了诗人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的最终选择是隐居田园,寄情山水。

  前两联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概括,表面上是在追求一种无为归隐的生活,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否定,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种表面上的平静之下涌动的却是诗人对于现实极端不满的怨怅之情,生活状态的平静则是绚烂之后的平淡。

  颈联既是写景更是写人。风是松间之风,月是山中之月,不加描摹,更能引人想象其声、其色,增加了文字的张力与深意。诗人于松林之中,徐徐清风吹拂下轻解衣带,少了衣服,更少了礼仪的约束。在山中朗朗明月下鼓琴而歌,隐居生活所得便胜却了仕途之失。“松风吹”与“解带”,“山月照”与“弹琴”并无因果关系,前者只是为后者提供了活动的背景,如舞台上的幕布一般,让“解带”与“弹琴”更增加了淡定和清静的禅意,这也是本联的妙处。

  尾联中的“君”指张少府,此联为扣题之语。张必是问及了诗人为人为官的穷通之理,诗人在前三联便告诉了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此联中又用“渔歌入浦深”的典故再次作答。《楚辞.渔父》中有“渔父莞尔而笑,鼓棹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得复与言。”表现的是一种与自然融合、忘却自我的隐居生活。

相关文章>>

 

  酬张少府的作者——王维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人。开元九年以状元及第,任大乐丞,因故被贬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为宰相,提拔他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授以伪职。长安、洛阳收复后,被降职太子中允,后升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深于佛学,熟悉佛教经典。有一部《维摩诘经》,是佛教中智者维摩诘和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钦佩维摩诘的辩才,故拆开了他的名字,给自己命名为维,而字曰摩诘。王维多才多艺,除作诗外,又精通绘画、音乐、书法。能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达到了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高度艺术境界。有《王右丞集》,存诗400余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来源:pcbaby2012-08-24 11:55:52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