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聪明爸妈如何与任性宝宝过招?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2-03-26 16:38

  许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很任性、脾气倔强、不听话,孩子的这种表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状况。孩子随着自身的不断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不管有些事物对自己是否有利,他们都会凭借兴趣和情绪参与其中,这就是所谓的“任性”。

  任性宝宝是谁之过

  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要求与脾气。如果这些消极行为经常发生,就会强化他们的不良个性品质。那么,任性宝宝究竟是谁之过呢?

  1、孩子性格的原因

  气质是孩子身上最早出现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气质在性格表现上也会有不同。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其中胆汁质的孩子大多脾气急,性子倔。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顶牛”,对着干,让人感到非常任性。

  2、孩子生理的原因

  孩子的任性有时是年龄特征的表现。孩子的成长,不是匀速平稳发展的,有比较好看管的平稳阶段,也有比较棘手的不平稳阶段。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后,他们开始要表现自我,凡事都喜欢说“不”,自然也要对抗父母,于是给人的感觉就是孩子开始任性了。

  3、孩子家教的原因

  性格是生活的产物,“极端自我中心”的生活环境必然培养出任性的孩子。有些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珍宝,“有爱无教”或“重爱轻教”,一味娇惯溺爱,把孩子摆的地位过高,使之处于特殊化的地位,成为家里的“中心”,让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度膨胀。家长一切由着孩子,迁就放任,一切服从孩子,让孩子指挥一切。独生子女的这个问题在隔代教育中尤为明显。

  父母的哪些做法助长了孩子的任性

  孩子任性,很多人都会说是孩子的毛病,其实,有时孩子任性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很多孩子任性的毛病都是父母的错误行为惯出来的。

  错误做法一:“不行”可以是“可能不行”甚至“行”

  孩子为什么会不停地提出要糖果、要好吃的东西、要父母只注意他一个人、要新玩具、要再听一个故事等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已经把父母的心思摸透了。他明白,很多时候,父母的“不行”并不是真正的“不行”,仅是“可能不行”,而且这种“可能不行”可以迅速地转换成“行”,只要他拼命吵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孩子拼命地“要、要、要”,父母招架不住就会放弃原则“给、给、给”。在这样的环境刺激下,孩子逐渐掌握了拼命哭闹这个控制父母的屡试屡爽的绝招,养成任性的坏毛病。

  错误做法二:家庭成员的教养态度不一致

  如果家庭成员在孩子面前扮演态度完全不同的角色,那就会给孩子一种暗示:即便爸爸不答应我的要求,妈妈也会答应我的要求,即便爸爸妈妈都不答应我的要求,总会有人答应我的要求。因此,面对孩子的“要!要!要!”家人一定要态度一致,不能让聪明的孩子钻了空子。

  错误做法三:用物质补偿来弥补亲子时间的不足

  如果父母总是用送给孩子礼物的方式,作为不能经常同孩子在一起的补偿,或习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歉意和喜爱,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养成不把向父母要东西或提条件当回事的习惯。

  错误做法四:在公共场所和在家可以有所区别

  很多父母在家能严格要求孩子,但是一到公共场所,考虑到不想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把自己弄得很狼狈,往往放松对孩子的要求,时间长了就滋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错误做法五:认为孩子不懂事,没必要给他讲道理

  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不懂道理。事实上,无论孩子多小,他都能听懂道理。即便他当时听不太懂道理,但如果妈妈经常这样灌输,他也会逐渐明白妈妈所讲的道理,并认识到这些道理的一贯性与不可更改性。

  错误做法六:表扬与奖励总是最好的鼓励孩子的方法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确实能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但是没限度的表扬与鼓励却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良好行为,反而有可能让孩子对表扬与奖励感觉比较麻木,甚至变得更加任性。

  错误做法七:应付无理要求必须硬碰硬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坚持要某件东西,有的父母可能会通过呵斥甚至打骂孩子来制止他的无理要求,觉得这样才能管住孩子。可这样做会让孩子感觉十分委屈,给他心理上添加不必要的压力,并进一步激起他的对抗情绪。

  做聪明父母与任性宝宝过招

  孩子任性心理得不到纠正的话,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正常发展。同时,孩子任性时通常会伴随着烦躁、愤怒的情绪,经常性的情绪失控就会对健康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因为任性会导致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明事理,妨碍生活能力的发展,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不被别人接受而陷人孤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作为聪明的父母,应该如何与任性宝宝过招呢?

  攻心为上

  父母首先要有良好而坚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认为拒绝孩子会造成伤害,相反,这恰恰是对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养一个棒孩子,那么面对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有丝毫心软。

  以退为进

  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个不能给他的东西时,妈妈可以这样说:“这是妈妈的,妈妈现在不用,可以给你玩一下,不过明天你就得还给妈妈。”然后以退为进——第二天提醒孩子:“宝宝,把东西还给妈妈,以后想要的时候再跟妈妈说。”

  预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所以一定要给他定个规矩,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规矩处理。比如和孩子约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须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才能准时送你去幼儿园。如果起晚了,就不能吃早餐,因为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说一不二

  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扬”。“先抑后扬”的做法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好“欺负”,从而无理要求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产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因此,拒绝孩子,一定要从一而终。

  懂得善后

  父母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绝孩子而不给他被拒绝的理由,会让他觉得受了委屈,甚至产生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虽然这种解释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但是至少能让他明白:父母拒绝他是有理由的。

  转移目标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事后,父母可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果孩子在街上吵着要买雪糕,父母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很坚强的吗?怎么连不吃一块雪糕都受不了。你究竟是真坚强还是假坚强?”

  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父母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就会按时吃饭了。

  把握尺度

  父母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让孩子“蹦一蹦能够得着”,即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孩子怎么付出努力都达不到的过高要求。提出要求时,要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此外,提要求的口吻,应是肯定、亲切的,这样更易于被孩子接受。

  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把不良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这样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好处。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