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专题 > 重阳节活动 > 正文

重阳节活动:重阳节是什么时候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因此,重阳节也是“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和“老人节”。

  延伸阅读:

  重阳节起源的几种说法

  1、登高望远,饮菊花酒的风俗,在战国时代已经开始。但什么时候登高?什么时候饮菊花酒,它们与重阳节是否有何关连,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

  2. 民间以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又称「重九」节(重九之名,起源于东晋)

  3. 有文字记载,九月九日成为节日是在汉代: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以辟邪延寿。

  又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显然,佩茱萸,饮菊花酒在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节日了。

  4. 重阳登高的故事 见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

  东汉时代有名的仙人费长房,有一天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的家里将有灾难,如果你带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红袋盛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能避祸消灾了。」桓景照师傅所说,全家上山游玩,等到傍晚一看,只见所有的鸡狗牛羊家禽家畜,全都死光。桓景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家禽家畜,做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后世的人却代代相传。到了晋代以后,重阳登高避灾,大为流行,已成为岁时节令中的一件雅事。

来源:其他2017-07-11 15:18:48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