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的孩子读多少本绘本是合适的?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我认为,对于绘本阅读,既要有一定的量,让孩子知道多种绘本的内 容和风格,又要保持对于经典的反复阅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 会作诗也会吟。”我想,对于绘本,也许正应了古人的话,0~6 岁,熟读 300 本优秀绘本,基本也就够了。
我的孩子已经 6 岁了,从她 2 个多月大的时候,我开始给她看书, 到了女儿快 2 岁的时候,我们知道了绘本,进入了绘本世界,一发不可收拾地读到 6 岁,已经差不多读了 1000 本各类图书,其中绝大多数是绘本。
尤其是我 2011 年 6 月开始在微博上记录女儿的绘本阅读,分享绘本阅读以来,我们知道的优秀绘本越来越多,购买和借阅的绘本越来越多,渐渐地时间不够用了,有时候是一天读两三本新书。当时,真的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重读好书。是啊,世界上的好书太多,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完!而且,女儿的读书状态也从过去反复读一本书,到现在遇到有些书浅尝辄止,实在是让我有些头疼。
到底读多少本就够了呢?这个问题,我咨询过有关专家,但没有答案。
我有时想,是不是我给孩子提供的书太多了?是不是这样反而消磨了她的阅读兴趣?是不是应该做一个书籍阅读的总量控制?是不是应该停止买书了?有时候真的已经决定暂停绘本购买,但总是不由自主地又把很多书买回家了——大概每个爱绘本的家庭,都有这样的烦恼吧!
爱绘本、读绘本,每个家庭给孩子阅读的绘本不会是一样的,阅读的频率、方法、数量,也有很大不同。有的家庭,每天都有新书读,有的家庭, 每周内反复读同一本书,但是我发现,无论这些家庭阅读的频率如何不同,无论是怎么读法,喜欢读绘本的孩子,收获的都是喜悦。
此外,给孩子读绘本,犹如给孩子喂食物。作为家长,既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又要让孩子了解不同的口味。所以,我有一个观点,对于绘本大师的作品,对于大家公认的经典作品,一定要读,而且要反复阅读,犹如“熟读唐诗三百首”。同时我们的眼光, 也要向前看,新出版的作品,父母要找机会看一看,然后再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实际情况,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广泛的涉猎,尤其对于采用新的表达手段、表现过去绘本中所缺乏题材的作品, 家长一定要多留意一下。
比如,我们最近读过的一本《你在开玩笑吗?》就是非常独特的表达。法国人克 里斯蒂安·沃尔兹写出脚本,并用铁板、罐头皮、钉子、烂木头等制作出了形象、安置好情景,由摄影师让·路 易·艾斯进行拍照完成。这样的书,除了书中的道理, 作品形式本身就可以给孩子很多启发。这样的新书, 以后必将成为经典。
此外,有一些表现同一题材的作品,因为是用了不同的解码方式和表现风格,也可以对照地给孩子阅读。 我很愿意用“熟读唐诗三百首”来为到底读多少 绘本就够了做回答——我认为,孩子在学龄前,熟读 了 300 本左右的经典绘本,真的就“够”了!
上小学的孩子,还适合读绘本吗?
适合。乃至人到中年以后,也应该常常看看绘本。
松居直先生说绘本是0至100 岁都适合读的书。那么肯定地说,绘本之中,有许多适合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乃至中年、老年人 看的内容。大一点儿的孩子阅读绘本时也会更多地和自己的阅历结合起来, 获得更多的感受。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绘本,在编排和图画的制作上,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更新的手段,也有更多的绘本,本身就是定位给小学生看的。
我觉得,给小学生看的绘本,与给小幼儿看的绘本,有比较大的区别。
小学生看的绘本,文字量更大,用文字来叙述的细节更多,情节也更 复杂,需要更多的人生经验来参与理解。专家们认为,这些书,是为孩子走向更深入的纯文字阅读做准备,也叫“桥梁书”。
为小学生选读绘本,可以选择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科学探险、考古等开阔视野、文字量较大的作品。如《鞋子里的盐:迈克尔·乔丹》《伟大的一步:尼尔·阿姆斯特朗》《怪男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以上为人物传记);《生命的故事》《太空》《环球旅行》《改变世界的 发明》《攀登世界最高峰》等(以上为科普、探险),也需要选择一些 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更深刻理解,并唤起他们人文情怀的绘本,比如《一 本关于颜色的黑书》《走进生命花园》《獾的礼物》等。
我们还可以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选择一些绘本大师的作品,在一定的时间里,集中阅读,反复体会。我觉得维吉尼亚·李·伯顿、李欧·李奥尼、约翰·伯宁翰、安东尼·布朗、安野光雅、安德烈·德昂、大卫·威斯纳 等人的作品,气象万千,很适合小学生阅读。
虽然小学生已经识字了,可以自己阅读了,但是专家们建议,家长还是要找机会 和孩子一起共读。松居直说过,即使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看,父母最好还是照样念给他们听。如果因为孩子能自己看了(其实只是认识书里的文字),父母就不再读给他听,不但可惜,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损失。所以,父母继续念绘本或童话给他们听,这对丰富亲子生活,建立心灵互通的人际关系,也有相当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