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 >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查

患者通常有轻至中度的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符合典型的慢性疾病贫血的特点。许多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白细胞轻度升高,但并不特异。大约有90%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沉加快,平均65mm/h,波动范围很大,约10%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沉在正常范围内。尿常规发现镜下血尿和微量蛋白尿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约占50%。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尿中偶尔可见红细胞管型和严重蛋白尿。非特异性血清学异常多见,特别是类风湿因子,可见于30-40%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克隆γ-球蛋白增多是活动性的心内膜炎的特征性表现。

1、血培养方法:血培养阳性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两个主要标准之一。对每一位怀疑本病的患者,均应作血培养检查。但应注意血培养的方法和技术,尽量减少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2、经食管超声检查:经胸M型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 M mode echocardiography,TTE)在1973年首先用于检出与心内膜炎有关的心脏赘生物。随后又出现了经胸二维心脏超声检查检出心脏赘生物的文献报道。自此,有关IDTTE辅助诊断心内膜炎方面的文章越来越多,报道 IDTTE检出心脏赘生物的敏感性是60-70%。

3、确定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只有外科手术或尸检才能直接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是"金标准"。虽然心脏超声检查的检查结果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但心脏超声结果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不是绝对的标准。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