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ids亲子图书推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连载6)
第6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第一部分
我清晰地记得儿子大卫出生的那一刻。五秒钟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呼吸,我吓坏了。护士拍打他的后背,也没有反应。当时每个人都很紧张。护士说:“这孩子是个倔脾气。”他仍然没反应。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发出新生儿的那种很尖的哭声。我当时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描述。但是,从那天以后,我发现自己常常疑惑:“他是不是真的很倔?”从医院回到家里,我就想,怎么能把护士说的话当真呢?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女人说的愚蠢的话。想象一下,我们怎么可以给一个出生不到半分钟的婴儿随意贴标签呢?
在随后的几年中,每当我怎么哄他,他都一直哭的时候,每次他不愿尝试一种新食物的时候,每次拒绝睡午觉的时候,每次不肯坐上去幼儿园班车的时候,每次不肯在冷天穿毛衣的时候,一个念头就会在我大脑里闪过:“她说得对,他就是倔。”
我实在不应该这么想。我上过的所有心理学课程都提到“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如果你给一个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淘气,他总会有机会向你显示出他有多淘气。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我完全同意这个理论,但我还是不能不把大卫想成一个倔强的孩子。
唯一能给我安慰的是,这样想的人不只我一个。至少在家长小组里,我会常听到家长这么说:
“我家的老大让我最头疼,最小的让我最放心。”
“鲍勃天生爱欺负人。”
“比利是个受气包,每个人都想从他身上得到好处。”
“麦克在家里就是个律师,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独到看法。”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喂朱莉叶,她那么爱挑食。”
“给瑞奇买什么玩具都是浪费钱,他玩什么玩具都要弄坏。这孩子简直就是破坏狂。”
我常想,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被贴上标签的呢?几年来,从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中,我意识到,孩子原本是清白的,在不知不觉当中被安排扮演某种角色。例如,一天早上,玛丽对哥哥说:“把眼镜递给我。”
哥哥说:“自己去拿,不要总想指挥人。”
接着,她找妈妈:“帮我梳头,别让头发打结。”妈妈说:“玛丽,你又指挥人。”
再接下来,她对爸爸说:“别说话了,我正看节目呢。”爸爸说:“听,又在发号施令。”
(授权发布,严禁转载)
高羽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高羽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