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如何与孩子有效交流?

  二、如何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交流?

  (一)如何与0-2岁的孩子有效交流

  1、我们先要了解0-2岁孩子的交流特点:

  ?对于小婴儿来说,哭是他们最主要的交流方式。饿了、渴了、尿湿了、累了、病了、疼了、无聊了、想要大人抱抱陪着玩了,他们都会用哭声来表示。经常照顾孩子,观察孩子的家长可以从孩子哭声来分辨他的需求。

  ?三四个月的孩子就开始明白他们发出的声音和大人反应的关系了,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发出声音来呼喊大人了。

  ?半岁的孩子,他们可以理解一些大人的语言,也开始咿呀学语,想要学说话了。

  ?当孩子学会走路,他们开始用“不”“我的”的词和短语来声称自己的独立。他们想要控制这更加宽阔的天地和新世界。这是孩子建立自我,与父母分开,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但请父母注意,孩子对我们说“不”,并不是真的说不,他们只是想对自己说“是”,想要去肯定自己,声明自己,所以不要和孩子较劲哟。

  ?18-24个月的孩子开始使用动词了,如“妈妈走”“宝宝吃”等语言来表达他们看见和他们想要的,他们也喜欢用肢体语言和声调来表达,他们身体做出来的和他们说出来的

  ?同等重要,都反应了他们的需求。

  ?他们不能脱离语境来理解词义。所谓的语境是现场的物质世界和大人用动作、语气、面部表情为孩子营造的交流情境。

  2、父母如何与这么大的孩子交流:

  ?用触摸、拥抱和低声歌唱开始与小婴儿最初的交流。既然了解到孩子通过肢体动作、身体感受、声音、语气来接收信息的,我们就要用温柔的触摸、温暖的拥抱和低声柔和的语言和歌唱来与孩子交流。

  ?我们要注意与孩子保持身体上的接触。孩子从温暖和温柔的身体接触中可以感受到爱、亲情和安全感,而情感是人类婴儿生存的重要条件,没有情感的呵护,孩子也不会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有对孤儿院的孩子的研究表明,缺乏拥抱的孩子即使饮食营养不缺乏,也会出现发育不良的症状的。

  ?注意孩子莫名其妙的哭。这时候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名词、动词的阶段,他们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孩子莫名其妙地哭的时候,可能就是他们被忽视了。如当你在打电话,没有关注到他,而他又想获得你的关注时,可能就会用哭来表示了,这时候,父母要对孩子的需要敏感并耐心地做出反应,而不要表示厌烦。

  ?引发孩子的双向交流。经常对孩子说话、唱歌、朗读,把孩子带入一个愉悦美妙地声音流中,这会引发孩子说话和表达的愿望。

  ?扩展句子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技能。如果孩子说“妈妈,奶”,你可以说“宝贝,你想喝奶了,妈妈来为你冲”。这样,不断为孩子输入完整的句子,输入多了后,孩子自然也就学会了完整的表达方式。

  ?不管孩子懂不懂都要说。拥抱、亲吻和语言都是与孩子保持接触的重要方式,因为这会帮孩子把情感、思维和声音联系起来。

  (二)如何与2-5岁的孩子有效交流

  1、我们先来了解2-5岁的孩子的交流特点

  ?他们开始使用更复杂的句子交流了。2岁是孩子语言的爆发期,在经过两年的输入后,孩子可以说很多完整的句子,有代词、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组成的完整句子,但是并不是说他们就能完全理解成人的语言了,很多抽象的概念他们还是不知道的。事实上,他们常常还只是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和具体的建议,大部分孩子也只是刚开始逻辑思考和理解到事情的后果。

  ?可以用更准确的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意思。他们早已知道父母的话对他们的生活是有影响力的,他们也开始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话也能改变事情了。他们用逐渐增长的词汇量,创造了更有力的表达。

  ?学龄前儿童会常常说“不”和“为什么”。他们用“不”来声称自己的独立和长大,他们用“为什么”来表达他们想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和对权威的质疑,“你有什么权利来支配我?”。

  ?他们喜欢参与决定。参与做决定会让他们有一种控制和独立的感觉。他们可能会想,“我可以选择和妈妈不同的东西,因为我喜欢它”

  ?他们喜欢模仿他人的话。他们会经常模仿其他人谈话的内容,无论是短语还是复杂的描述。我们会发现小朋友上幼儿园后,会很喜欢把幼儿园老师和她互动的方式搬回家里来。“大家排排坐,坐好了”。很多时候,他们也会误用或者夸大短语,尤其是在做假扮游戏时。他可能会对一个娃娃说,“你太坏了,你下地狱呆100年吧。”

  ?他们喜欢一遍遍地听和描述同一件事。当一首歌或一个故事被重复给孩子的时候,孩子们会越来越熟悉它,他们由此开始形成自己对周遭世界的看法,他们会感到安全和安心,他们会开始想象新的情景。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编造解释。如当他看到雪人融化的时候感到很伤心,他会说“雪人融化了,是冬天在哭呢。”

  ?3-5岁大些的孩子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理解的越来越清晰。懂得因果关系的孩子,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跟他讲道理了。如“吃了药,病就好了。”“如果你吃健康的食品,你就会长高个子,会变得更强壮。”

  ?他们也通过的身体、游戏和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语言交流的形式仍然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主要的理解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方式。他们可以通过绘画纷乱的线条来传递出他们的紧张和厌烦的情绪。他们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游戏表达自己的感受。

  2、父母如何与这么大的孩子交流。

  ?用游戏地方式和他们交流。既然游戏是孩子一种主要的理解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方式,我们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要用游戏的方式。如当你的孩子躲在了桌子底下不肯出来,你可以说“哦,你藏在了桌子底下,好让大家都看不见你偷偷地逃跑,是吗?”“快出来吧,我的小凝凝可不能当逃兵,呵呵。”这样三分钟的游戏不仅让你和孩子都觉得很有趣,而事实上也节约了时间。

  ?给他们完全的关注。当你陪伴孩子的时候,请全心全意地投入。如果心不在焉,孩子会感受到,也就不会很好地与你交流了。一个快速但全部的关注,就可以满足你孩子的交流需要了。如果你真的不方便,你可以解释说“爸爸今天工作很累,需要三分钟时间调整一下,然后再和你一起玩。”那么孩子就会某种程度上理解你的感受,并会感激你的诚实的。

  ?还是要注意你的语调。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开始造句,他们仍然需要通过你的语调和肢体语言来理解你的意思。

  ?帮你的孩子表达出他的情感。情感是没有实体的,这样不是描绘具体事物的词汇是孩子比较靠后掌握的,也是比较难掌握的,所以,在和孩子交流时,父母要多描述孩子的情绪状态,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把情感表达出来,也帮助孩子学会使用情感词汇。

  ?请孩子帮忙搞清楚问题。如果孩子看一个动画片,被吓到了。你可以问“动画片里有什么东西把你吓到了吗?”,如果孩子不回答,可以继续跟进说,“你是注视到主人公的脸了吗?”这样通过具体的问题来搞清楚到底孩子害怕什么,才能继续去解决问题。

  ?帮助孩子发展情感意识。所谓的情感意识,就是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并给予关注,这样会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孩子表达他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向孩子表达你自己的情感,并关注孩子的感受,也提醒孩子关注他人的感受。

  ?提供有限的选择。学龄前儿童是通过自己做决定来获得控制感的。你可以说“你想早饭前穿好衣服还是早饭后呢?”从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做决定,尊重孩子追求自我力量感和对环境控制感的要求,这样的孩子才能长成有力量、有自信的孩子。

  ?不要用“好吗”作为句子的结束语,除非你对孩子准备好说“不”。当事情是不能选择的时候,就用陈述句,如“我们5分钟后关电脑”,不要用“好吗”做结束语,以避免把你和孩子引入权力之争中。

  ?接纳孩子的白日梦和想象中的愿望。如果你的孩子因为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去玩了觉得不开心,你可以说“如果你能玩这个玩具的话,你会开心吗?你会怎么去玩呢”。当你在高速路上开车不能停下来,但你的孩子想让你停下,你可以说,“哦,你现在很想让车停下来,如果我们停下来后,你会做什么呢?”通过让孩子表达她的愿望和充分地讨论,即使不能实现,孩子也会平静下来的。

  ?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让他们发泄强烈的情绪。当孩子很生气的时候,你大喊说“不要喊了,吵死了,住嘴”这可能会让孩子安静下来,但他内心一定充满了怒气,觉得你不理解她,不尊重她,而与你疏离,这也会伤害孩子的身体,还不如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安全的空间,如洗手间或他的卧室,让他尽力的喊叫来发泄掉他的情绪。

  ?不要过度解释。简单的解释比长久的讨论更加有效。有时候,当你的小朋友正在发脾气,我们只是紧紧地抱住她,或者只是呆在旁边,可能就会比说任何话更有意义,更有效。

来源:pcbaby2012-02-07 22:34:48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