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嘲热讽型
“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真是笨到家了!”“看看你的好伙伴小莉比你强多了!你看她跳的舞多好啊!”“这孩子,和他爸爸一个样,长大后也没有什么出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往往试图以此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从而使之发奋起来。殊不知事实上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孩子是有羞耻心的,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他们对符合社会道德要求与否的判断,往往是通过大人们对他们行为的反应完成的。嘲笑、挖苦、苛责对幼儿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只顾发泄自己心头的火气,却使孩子的心理负担变得沉重起来,把孩子硬是推向自己所希望的反面去了。
本图片来源CFP
二、无谓担忧型:
我们周围经常看到好多孩子做了错事还蛮横无理,对别人劝导满不在乎,我行我素。所以很多年轻的家长不免担忧: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也变成那样,那该怎么办啊?羞耻心是一种以自我为基础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人行为品德的内在因素。培养孩子的羞耻心首先要了解孩子羞耻心形成的过程。3岁左右,孩子就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此时做错事,听到别人羞他,就会脸红、低头不语、逃跑躲藏等表现,这是孩子受“刺激”产生的外部表情动作的羞愧感。5岁左右,孩子能“独立地”表现出羞耻心了。这时他们不再逃跑和躲藏,而是内心充满了不愉快,甚至有痛苦的情感体验,自责、自谴之心开始出现并且逐步得到强化。所以家长对此现象不要做无谓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