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乙肝检查”新政难破“歧视门”
本市多家幼儿园拒收“乙肝宝宝”
因不属义务教育,家长被拒无可奈何
望着幼儿园里嬉戏的小朋友们,4岁男孩小浩羡慕不已。从出生起,小浩的体内就携带有乙肝病毒,虽然他与其他宝宝一样活泼可爱,但只因“乙肝宝宝”的身份,多家幼儿园却拒绝了他的入园申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于近日出台新政,要求体检机构不再对入园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对于携带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正常的儿童,幼儿园不得拒绝其入园申请。
目前,新政在本市已施行超过半月,但记者经调查得知,受诸多现实因素影响,多数幼儿园仍明确表示拒绝“乙肝宝宝”入园,小浩们的入园之路还很漫长。
新政未能让他顺利入园
从出生之日起,身体里的乙肝病毒就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小浩已经4岁了,却一直面临着“无园可入”的尴尬境地,只因为他是一名乙肝携带者。由于长期缺乏与同龄小朋友交流,他的性格变得有些孤僻。
早在一年以前,小浩的父亲刘先生准备送他入园,可一纸体检证明无情地击碎了小浩的入园梦。刘先生说,在妇幼保健院体检时,由于要检查“乙肝五项”,这对于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小浩而言,入园的路几乎被“封死了”。
2010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含幼儿园)权利的通知。
3月1日,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开始施行新政,区级妇幼保健院也在几天之后更新了检查项目收费系统,不再对乙肝表抗进行检查,而只进行肝功能化验。表面上看来,携带乙肝病毒但未发病的儿童都可顺利入园。
但刘先生表示,单有一纸政策护航还远远不够。“乙肝歧视由来已久,短期之内很难完全消除。在孩子入园这个问题上,普通孩子家长的态度和‘乙肝宝宝’家长的态度,往往站在对立面上。”
当园方听说小浩是个“乙肝宝宝”时,当即就拒绝了入园请求。为此,刘先生四下里寻找能够接收小浩的幼儿园,可每次都遭遇婉拒。
多数幼儿园拒收“乙肝宝宝”
“小浩的年龄虽然不大,但也渴望能被社会接纳,长时间缺乏与同龄小朋友交流,久而久之,会对他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幼年时期一旦形成孤独感和恶劣感,长大后容易对他人产生敌对心理,甚至会产生仇视,形成不稳定的因素。”大连黄鹤心理咨询中心黄主任说。
经过记者调查,本市多数幼儿园均明确表示:拒收“乙肝宝宝”。3月21日,记者以家长的身份咨询了20家市内幼儿园。当园方听说孩子是“乙肝宝宝”时,其中15家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当即表示,“乙肝宝宝”不能入园。而另外5家的工作人员称,需要请示领导,“事儿比较大”。
沙河口区一家私立幼儿园的老师说,小朋友在入园之前,需要到辖区对应的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园方在看到体检合格证明后,在小朋友没有重大传染疾病的情况下,幼儿园才能接收。这位老师坦诚地说,对于私立幼儿园来讲,在接纳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小朋友自然收得越多越好。“但是,有很多家长会留意这个问题,如果发现园里有‘乙肝宝宝’,第二天就会带着孩子转园。事情一旦传出去,幼儿园的业务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实际上,现在家长带着孩子申请入园时,园方已经看不到体检表中关于乙肝表抗的结果了。另外,新政还特别规定,托幼机构不得询问入园儿童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不过,市内一家公办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说,根据她的了解,虽然家长手中已经拿着体检合格证明,但不少幼儿园在接收时还会询问体检表中没有的项目。“政策推行了,可人们的思想观念却还没有转变。”
根据《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任何一个小朋友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由于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法律没有强制规定必须收下孩子,幼儿园有自主权选择不接收孩子。因此“乙肝宝宝”进不了幼儿园的大门,家长们也无可奈何。
专家:应避免将乙肝妖魔化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园拒收“乙肝宝宝”,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其他小朋友家长施加压力。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小朋友家长。家住锦绣的王先生有一个3岁的儿子,当记者询问,园里如果有“乙肝宝宝”,家长是否可以接受。王先生经过简短思考后很干脆地表示:我非但不能接受,还会告知儿子避免与其接触。采访中,只有少数家长对此表露出宽容的态度。“乙肝传播途径是固定的,现在幼儿园里的卫生条件都不错,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小朋友们整天吃睡在一起,家长们担心被传染可以理解。”沙河口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迟主任说,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流行区域,乙肝主要依靠母婴、血液和性接触等三种渠道传播。迟主任说,为了保障儿童能够健康成长,主管部门对于幼儿园卫生保健方面的管理比较严格。“幼儿园必须做到一餐一消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因此,在现有卫生保健制度下,园内孩子的正常集体学习、生活,不会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对于家长王先生所担心的情况,迟主任建议说,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小朋友们的看护,避免太过剧烈的打闹行为,以防止受伤出血,从而引起家长的恐慌。
采访中,有不少家长表示:“能否建立专门的‘乙肝宝宝’幼儿园?这样,又解决了宝宝们入园的困境,也避免了和其他小朋友家长的矛盾发生。”迟主任表示,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恰恰从另一个层面上,彻底孤立了这个群体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感,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归根到底,‘乙肝宝宝’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社会对于乙肝的妖魔化,以及对乙肝病毒携带人群的歧视。”大连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柳中权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新政,对于消除社会对乙肝人群的歧视具有良好的推动意义。不过,由于社会上对乙肝人群歧视已久,想要在朝夕之间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相关链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
该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30%~50%的宝宝是通过母婴传播而感染。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在一家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各方观点
在大连市某知名论坛上,网友“美桐”发表了一篇名为《幼儿入托体检取消乙肝,太可怕了!》的文章,表达了放宽入园体检后,对孩子健康状况的担忧。其中,不少网友赞同“美桐”的观点。
但也有网友说,“乙肝真的没有那么可怕,我身边有朋友就是乙肝患者,如果早点取消(指查乙肝五项),她就不用受那么多的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