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兴趣吗?妈妈只是从大人的效率观出发,想尽快把大小的概念和知识传输给孩子,但却没有给孩子自己摸索和犯错误的机会。孩子的兴趣在这种状况下能持久吗?果然,孩子玩了两分钟,就有点厌倦了。
妈妈的这种方法与灌输在本质上又有何不同呢?
看到孩子已经兴致索然,我就说,“来,阿姨陪你玩一会儿。”我先给她按照正确的顺序套了一遍,而其间我会有意地先拿错一个,“唉呀,套不下去了,我们换一个试试。”示范过后,我让孩子自己套。当孩子拿错的时候,我并不阻止她,只是说,“好的,试试看……嗯,不错,套上了,好像有点小。”无论她是否愿意换,我都让她继续下去。等全部套完,我就说,“不错,这是一种套法。这里还有两个没套上,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套,怎么样?”此时,孩子的兴趣又上来了,自己开始摆弄起来,试试这个再试试那个。见她开始专注和投入了,我就不再说话了,同时用眼神示意孩子的妈妈不要纠正她。而当孩子总是试错的时候,为了避免她出现烦躁情绪,我也会拿起正确的那一个:“试试这个,怎么样?”对于一个快2岁的孩子,这个游戏其实不难,虽然以前没玩过,但孩子摆弄一会儿很快就找到了规律。当孩子成功地套好后,她兴奋地看着我们,那种眼神看起来真的很有光彩。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对此,我深有同感。而且,我也认为,在不恰当的时候告诉给孩子答案,实质上就是强制性的灌输,即使是在快乐和游戏中把答案告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