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心理关怀的重点人群
心理学家把迫切需要心理援助的人分为三类:一是遇难者家属;二是旁观者,包括幸存者、目击者;三是外围人群,包括救援人员、官员、记者、遇难者同事,以及通过媒体间接体验到灾难冲击的一类人。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说,针对不同群体,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关怀方式。例如对于遇难者家属,应该找到一种渠道让他们宣泄心中的悲伤。
王文忠分析说,当孩子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会伴随一些肢体动作,比如表情呆滞、浑身不自主地颤抖、失眠、吮吸手指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不能急躁,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努力向他们解释清楚灾难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家长还应多关爱和倾听孩子,让他们明白父母是爱他们的,他们是可爱的。
灾后心理辅导的三个阶段
专家介绍说,灾后心理辅导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应激阶段,涵盖了灾难发生和之后很短一些时间。这段时间里,生存是第一要务,受灾群众会进行自救、营救他人,并从灾难中尽可能抢救财产。在这一阶段,人们联合起来对抗灾难,乐观地认为会很快回到灾害之前的情况,心理问题并不明显。
第二个阶段是灾后阶段,一般是从灾后几天到几周之内。在这一阶段,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凸显出来,如果没有伴随相应的心理援助,灾民马上就会因为发现灾难的损失和重建的困难,而感到强烈的失落。只有“心理救灾”与“物质救灾”同步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救灾效果。
第三阶段是恢复和重建阶段,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在灾后阶段,则应该对受灾人员、抗灾人员进行心理筛查,进行心理干预。在这一阶段,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问题产生时,症状可能是相同的,但由于个体差别,解决的方法是不同的。”张建新说,“这时候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他表示,中科院心理所将开展1-3年的长期研究,对灾后群众的心理状况进行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