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3 13:07 yulina A+
人们常议论的话题是婆媳关系。厦门话说:“达家(婆婆)心不(媳妇)坏相处,十个九个要冤家(吵架)。”婆媳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中最难相处的,婆媳关系紧张几乎是社区中的普通现象。
我曾经听一个婆婆向人诉苦说:“媳妇与我相处了四年,我们间的感情仍是那么疏远。”后来,我又听她媳妇说:“虽然我口里叫婆婆为‘妈妈’,可是我心里,一直认定只有娘家的母亲才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跟婆婆从来没有亲如母女的感觉,所以我从来也不指望婆婆待我如亲生女儿。”如此心中执意要保持距离的相处在一起,彼此的关系又怎能有所进展呢?最多也只是不断的意会到“她是别人,我要客气一点”,如此而已。
的确,有些媳妇对待公婆,只是在表面上保持一份应有的礼貌,或尽一份儿媳妇应尽的孝道,并没有象对待亲生父母那样亲近。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当然,做媳妇的也有做媳妇的苦处。
有一次,我到一位女性朋友家中拜访,那正好是晚餐后,我与朋友坐在客厅里聊天,还可以听到家中老太太在厨房里洗碗的声音,这时,我的朋友叹了口气向我说:“我的婆婆年纪大了,两脚时常感到透乏力,走路也不大方便,因此从前常常一个人自怨自艾,总认为人老了,没用了,不能自由地到处走动,倒不如死了好,叫我们做儿孙的听了好难受。她的脾气也变得古怪而难以侍候。不久前,邻居有一位老婆婆患病在床,已有好几个月了,我婆婆去慰问一番,回来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非常高兴,她同我们说:‘我真比隔壁的老婆婆幸运多了,她现在要靠垫子支撑着头,才能坐起来吃饭,没有人扶着,连厕所都没法上呢,想到窗边望一眼外面的风景,还得等家人有空才行,真是可怜。’现在我婆婆变得好有精神,即使腿脚不方便,也高高兴兴地四处走动,你看!现在她不就正在洗碗吗?”
能有这种顿悟,使我不禁也为老太太与她的家人们都感到庆幸。一般人都认为能为老人家准备一个房间,再为他们准备个舒适的床铺被窝变可以了,不过,这只是就行动方便的老人而言,如果老人家行动不方便,便只有整天窝在房间里了。因此,对体弱多病的老人家作晚辈的要多给予关怀,而不要嫌弃。
我就曾经听过一个年轻媳妇如此不耐烦的对人说:“家里如果没有老人的话,我们都可以买第二台电视机了。”这怎能不惹起家庭矛盾呢?所以有些老人伤心地对人说:“人老了连一台电视机都不如。”
两代同处日久,在日常生活中,不论两代之间如何自我克制,总难免有些难以言传的疙瘩存在,所以有些表面美满的家庭实际上也是小矛盾不断。而如何妥善处理好两代间的矛盾对于家庭的和睦相当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婆媳之间产生矛盾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有些人受“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的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当媳妇时受到婆婆的不公待遇,如今自己也当上了婆婆,有补偿心理效应。
另外,由于婆婆与媳妇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经历不同,生活习惯脾气性格各异,比较难沟通。加上生活在一起后,二者在家庭开支,小孩抚养,家庭管理,甚至争夺儿子(丈夫)的感情等方面易起冲突,双方又缺乏母女间的血缘之情,容易心存芥蒂。
有这样一个事例,康老师无论在单位,还是在邻里,与人们相处得都不错,惟独与媳妇合不来;退休在家后,与媳妇住一处,更是格格不入。其媳妇在外工作积极,人际关系也不错,常被评为先进。但两人还是矛盾不断,都为此苦恼极了。事实上,婆媳之间的心理矛盾并非不可解决,现实践证明,婆媳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家庭和睦,正如俗话所说:“婆媳和,全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