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衣古称“敛衣”,据《云仙杂记》载:“伊处士从众人求尺寸之帛,聚而服之,名曰敛衣。”从唐代以后,人们才称它为“百家衣”。关于百家衣的来源,研究者陈雨门先生认为有两条途径;“一是来自戏曲中扮演的状元,大多出身寒微,未中魁首之前,例着补丁服,江湖语称‘富贵衣’,含有先‘否’后‘泰’和初‘贱’终‘贵’之用意;二是来自僧尼所穿之‘百袖衣’,表示小儿已入佛门,受佛保佑,将遇难呈祥,逢凶化吉。”由此,民间才有了百家衣,才有婴儿穿百家衣辟邪免灾的风俗。开封有俗语说:“穿了百家衣,能活七十七。”凡此种种解释,都是为了达到给小儿祈福的目的。
民间保佑婴儿成长的风俗,除穿百家衣之外,还有给孩子吃百家饭的习惯。凡是对孩子比较溺爱的人家,农历正月初一那天,爷爷抱着未满周岁的孙子,佯装乞丐模样,手执破碗沿街乞讨。乞饭的人家以100家为宜、将讨来的馍、菜、米汇在一起,煮成稀饭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孩子就可受到百家的庇护,免除灾难。
吃过百家饭后,孩子的奶奶要蒸100个铜钱大小的麦面馍,用篮子挎上,沿村庄或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个小馍给他。这100个小馍分给100个孩子,馍发完后,即灾难也让别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平安健康,长大成人。此俗也称“嚼灾时”,这种习俗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不管认识与否,凡遇上求饭的祖孙,人们都会慷慨相助。凡碰上发馍的老人,人们也乐意收下。
小编语录:穿百家衣和吃百家饭的风俗,虽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它体现了人民群众那种朴素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德。这些风俗产生的原因,恐怕是由旧时生活条件、医疗条件落后造成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孩子生病后,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夭折儿童很多。人们无法抵抗自然灾害和疾病的威胁,便采用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方法,希望孩子得到更多人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这种保护儿童的习俗已失去了其原始的意义,只是作为孩子逗乐和联络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手段存在于民间。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