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生命孕育开始,就和母亲关系密切。大多数母亲都把照料孩子当成自己的天职,对孩子的生活起居、言行举止和喜怒哀乐关怀备至,很多细小的事情只有母亲能注意和想到。世界上赞美母爱的文章、诗篇和影视剧比比皆是,但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人们眼里却逊色于母亲。现代社会里许多家庭,父亲为了适应竞争和取得事业成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和各种职业培训中,无暇顾及孩子和家人,教养孩子的重担往往交付给母亲或者家中老人,甚至是保姆。有人认为:“即使没有父亲,孩子也会成长。”的确在学龄前期,父亲和孩子的联系似乎不十分密切。但是,在孩子学会了走路和说话,开始独自探索世界时,母子(女)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父子(女)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心理学家弗洛姆就说过:“尽管父亲并不代表自然世界,他却代表着人性存在的另一极—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次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父亲角色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常,能获得父爱和得到父亲经常陪伴的孩子,独立能力和运动能力强,善于和外界交往,自信心强,智能发育快,品格健全,容易在事业和生活上取得成功。
心理学家弗洛姆就说过:“尽管父亲并不代表自然世界,他却代表着人性存在的另一极—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次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父亲角色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把女人比喻成人类的心灵,那么男人是人类的头脑;如果女人是人类的感情,那么男人是人类的理性。古人云:“父,家长率教者。” 父亲在孩子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就如足球场上的教练,熟悉和洞察自己孩子的潜能和心智障碍,他随时教育和引导孩子确立清晰的人生目标,努力去实现,帮助和启迪孩子应付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达到成功的彼岸。孩子需要父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引导,需要父亲的鼓励和睿智的经验启迪。父亲这个成功的教练,在充满竞争和机遇的21世纪里,最为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走适合自己兴趣和理想的人生道路。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自身快乐、幸福和有成就感的人。犹太儿童教育家拉什认为,不仅要重视儿童智力的开发,还要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自信心、进取心、不自卑等,这些品德的培养,父亲起的作用比母亲更重要。天才常由父亲一手造就,如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还有贝多芬、卡尔·威特等都是父亲教育的结果。父亲对培养自己孩子的目标比母亲更明确,期望更强烈,态度更坚决,要求更严格。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父亲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所作所为,在父亲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那么天才就容易造就。
国内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大多由女性担任,尽管许多人们认识到单纯由女性担任教师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不利,容易造就女性化、缺乏阳刚气的孩子,影响整个民族和国家的素质和发展,呼吁大量引进男性教师,由于待遇和社会评价舆论的影响,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比例协调还任重道远。作为父亲,应该更积极的关注和参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扮演好称职和成功的父亲,可使孩子终生受益。《孔子家语·六本》说:不知其子视其父。称职和成功的父亲要注意以下十点: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创造家庭和睦协调的环境每一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自己的角色,作为父亲要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注意和模仿中,孩子是自己的镜子。扮演好自己男人、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可使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年时获得“角色趋同”。比如工作努力、认真、责任感强和有上进心,孝敬老人,和伴侣关系恩爱、和谐,对孩子关心和爱护等等。二.平等、民主地对待孩子,和孩子交往时保持一颗炽热的童心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意味着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父亲,要和孩子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类似朋友的关系,而非“我是父母,你要听我的”这样的父子关系。当你和孩子用这种方式交往,刚开始好象觉察不到孩子有多大的变化,但坚持这种交往的原则和方式,孩子会更加信任你,乐意和你分享他的秘密和快乐,把他的苦恼和无助告诉你,寻求你的帮助。当孩子乐意和你沟通时,意味着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融洽,你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内心世界,对他的成材更有把握和对策。此外,孩子之所以可爱,是他有一颗童心,明朝文人李贽在《焚书·童心说》中说:“夫童心者,纯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一个成人不能再变回孩子,保持一颗童心不是退回单纯幼稚,而是要更能理解孩子是如何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体验世界的。相信很多父亲忆起儿时诸如打弹子,掏鸟窝、逃学等常会发出会心一笑,但自己的孩子如若这样做的话,则会大光其火、竭力阻止。这些儿时的回忆能帮助父亲理解孩子的行为,纠正你对孩子的不公平态度,使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孩子。三.每天最少花1个小时和孩子游戏、交谈,耐心听孩子说话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游戏对儿童的意义犹如事业、工业、公务之对成年人具有的意义一样。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是怎么样的,长大之后在工作中也大体会是怎样的。”2–3岁孩子的游戏主题大多是模仿他所见到事情。孩子内心渴望象成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的强烈的愿望,但他只能简单地重复周围人的某些动作,在游戏中再现这些动作。3–4岁后孩子游戏主要是再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陪着孩子一块儿玩,花多少时间和孩子一块儿玩,如何与孩子一块儿玩,这对孩子未来生活起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凡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幼时贪玩的不乏其人。童心渴望的是玩,不准孩子玩是不明智的。高明的做法是诱导孩子,从玩出发,在玩中学,逐步完成从玩到学的转变。许多父母认为孩子最喜欢玩具,其实,孩子真正喜欢的是父母每天能和他交流、沟通。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接纳和倾听,最为重要的是希望与父母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因此,每天花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是交流的最好方式。四.要有效地鼓励孩子和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即使批评、惩罚孩子也要对事不对人,不伤害孩子自尊和人格
自信是成功的一个秘诀,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信心,自信心强的孩子喜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在活动中不怕困难,好与人竞争,爱使用“我知道”、“我来”之类的语言。而缺乏自信的孩子虽然在家里或熟悉的环境里无拘无束,但在较陌生和集体活动中却不善于表现自己,对活动缺乏热情,行为退缩,常常使用“我不会”、“我不知道”等语言。孩子的自信心是与家长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家长和周围人对他的评价暗示。在和孩子相处时,要多鼓励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大胆去做想做的事情或活动,即使孩子犯错误接受你的批评和惩罚,也要让孩子明白是不喜欢他做的事情,而非他的人。对孩子的细微成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切忌在孩子面前不要用不必要的比较来伤害孩子。
推荐阅读:超市里如何管住孩子的手? 让孩子学会感恩也是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