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幼儿 > 正文

输液不当容易引起严重后果

2008-07-28 18:53 佚名

输液不当容易引起严重后果

输液不当容易引起严重后果

  呕吐腹泻,补液补出“水中毒”

  周末,儿科急救室收治了一名病儿,病儿约三岁,已处于昏迷状态,烦躁不安,呼之不应,四肢间断性抽搐。

  医生给孩子作了全面体检后,考虑为输液不当所致水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合并脑水肿,化验血钠值为118毫摩尔/升(正常值为135~150毫摩尔/升)。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供氧、补碱、静滴高渗氯化钠溶液等治疗。通过10多个小时的紧张抢救,病儿终于转危为安。事后追问病史,寻找原处方,得知病儿以往身体健康,这次发病始于前天的腹泻。病儿每天拉稀水便10多次,呕吐数次,并伴发热,妈妈带他到个体诊所输液,输液量达1250毫升,其中糖水约1000毫升,盐水只有250毫升,且输液速度偏快。

  医生点评:水中毒亦称稀释性低钠血症,是指体内水分过多,导致血液稀释、血钠浓度降低的情况。临床上,输液导致水中毒并非少见,幸好大多数为轻度水中毒。该病儿由于短时间内水分进入体内过多,超过了肾脏的排出速度,过多的水使细胞外液稀释为低渗液,细胞因水进入而发生水肿,造成水中毒。病儿表现为精神委靡,全身无力,肌张力降低,体重增加,浑身浮肿,尿量先增后减,呕吐、腹胀。脑水肿明显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儿生命。

  轻度水中毒只需严格限制入水量便可。重度水中毒的处理,主要是用高渗含钠液提高血钠浓度,恢复渗透压和细胞功能,促使多余的水从肾脏排出。

  其实,对于急性腹泻并轻度脱水的病儿,治疗首选口服补液盐,并不需要静脉输液。

  输液治病观念亟待“刷新”。纵观全球,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输液都有严格的规定,不会随便给病人输液。事实上,多数疾病都可通过吃药治愈,不需要输液。

  医学界公认,用药时能口服的不选择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选择静脉输液。这一用药原则是在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下形成的,但公众未必都清楚。

  为什么要强调这样的原则,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在这三种用药方式中,口服用药不良反应最轻、最慢,因此也最安全,还可防止交叉感染,减少病人输液时的疼痛,减少抗药性。静脉输液是把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最猛也最快,有的几分钟内就可置人于死地。特别是一些基层医院、个体诊所,由于缺乏抢救设施,医务人员的抢救知识也不足,一旦出事很难逆转。

  二是这三种用药方式的成本差别较大,输液成本最高,特别是抗生素输液费用,往往比口服药高出很多。

麻疹进入高峰 婴儿需警惕   儿童百日咳要注意什么?   幼儿夜晚高烧的家庭护理

肠道病

下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