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出差,在高铁上遇到一个妈妈,在聊天中她和我抱怨说自家4岁的孩子管不了,孩子不独立,越来越没界限而且没有责任感,喜欢指手划脚要求幼儿园同班同学做事情。一点也不可爱。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而在三个小时路途中,我留意到她三次拨打家里电话示意让孩子接听,“现在六点了,你给我好好吃饭,吃完饭要洗手,擦嘴。”“现在七点了,周末老师布置的手工有完成吗?你不要每次让我操心,姐姐以前小时候比你乖多了,从来不让我操心。”“现在八点半了,你赶紧给我睡觉,明天还要去学校。”
你是否也这么做过?
日常生活
“你给我好好吃饭”
“你给我好好写作业”
"你给我好好刷牙"
“你给我赶快睡觉”
“你给我......”
逛街时
妈妈:“孩子,快看看你喜欢哪件衣服”
(孩子挑选很久选了一条白色的连衣裙)
孩子:“妈妈,我喜欢这个呢。”
妈妈:“这个不太好,别选白色,白色容易脏呢,别选这种款式,你给我试试这条。”
(孩子犹豫了一下)
孩子:“可是我还是喜欢白色的那条。”
(妈妈一直拿着红色裙子,把孩子喜欢的那条放一边)
妈妈:“这条红色裙子你上身一定很好看,就买这个。”
相信很多粑粑麻麻都这么说过,很多时候,麻麻看似给孩子选择权利,实际上是满足自己的期望,而这些看似平常的语句却很容易毁掉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父母太爱孩子了,想把一切不好的后果都替孩子承担。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越来越没有界线、越来越不独立、越来越没有责任感。有些孩子甚至会以此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就如上面的例子。不要小看孩子的智慧,3个月大的婴儿就懂得用哭声控制大人了。
那其实孩子是为谁吃饭?为谁写作业?为谁睡觉?
当然是为了自己不饿肚子,为了自己学习知识了解世界,为自己作息规律补充能量。
这些事情到底是孩子的还是父母的?
既然是孩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加上“你给我......”?
如何避免这类问题?
1清晰界定自己和孩子界线
明确的告知孩子哪些是他自己的事情,清晰界定自己和孩子的界限,明确哪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吃饭、穿衣、睡觉、游戏、学习等。
2尊重孩子诉求
在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我们从内心去尊重孩子的诉求。别因为孩子年龄小而帮她做决定,我们鼓励孩子思考,鼓励孩子有自己的审美,我们需要引导,但是尽量让孩子做决定。
3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后果(能力范围内)
例如:妈妈为你准备了鸡蛋和牛奶作为今天的早餐,你吃完后就去上学!
明确的告知孩子如果他不做的后果:
例如:你好像不是很想吃,是吗?你可以不吃,如果等会饿了想吃东西拿就要等到中午午餐的时候。
明确的告知孩子他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例如:一会你饿了你可以喝水,什么吃的都没有。
这样的方式,不一定一次两次就有效,但温柔的坚持一定会有效。即便你看到孩子浪费你精心准备的食物、孩子因为饥饿大喊大叫,你都要不断告诉自己: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必须由他自己负责。调整自己的情绪,想想你的孩子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独立而有责任感的人。
养育孩子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更好的对自己负责、建立更清晰的自我界限、提升他们的存在价值感,让他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