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自卑也会带来优越感

2016-01-04 11:29 佚名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如果他的自卑感一直存在, 那么在他的心理会有另外一个变化,那就是由自卑带来的优越感,也可以说是一种虚幻的优越感。因为他们心里有追求优越的目标,但是行动上又达不到,而追求优越感,本身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是当他们心理优越而行动上自卑的时候,事情就严重了。另外,自卑的孩子还容易走极端,容易在偏离优秀的路上越走越远。

  有个男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他是班上最懒惰的学生,有一次,老师问他:“你的功课为什么老是这么糟?”他回答道:“如果我是班上最懒的学生,你就会一直关心我。你从不会注意好学生的,他们在班上不捣乱,功课又做得好,你怎么会注意他们?”

  这就是自卑孩子中极端的例子,他在学习上的自卑已经转变成了吸引老师注目的动力,他觉得只要老师注意他就有优越感;只要他的目标是在引起注意和使老师烦心,他便不会改变作风;

  更无法使他改掉懒惰的毛病,因为他要达到他的目的,就必须做出这种极端的举动。

  还有一个孩子,平时在家非常听话,在学校的表现却总是落后于人。家长对他也很无奈,一方面认为他是个好孩子,一方面又对他差劲的成绩无可奈何。他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哥哥,他哥哥的生活风格和他迥然不同。哥哥又聪明又活跃,可是生来鲁莽成性,不断惹出麻烦。奇怪的是,这家人却喜欢哥哥多过弟弟,因为他们都觉得弟弟的性格太闷了,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都对他无可奈何,而哥哥的性格很外向,可以打骂,沟通起来也比较容易。

  有一天,哥哥和弟弟发生矛盾,明明是哥哥犯了错,他还在一边振振有词,弟弟却突然对哥哥说道:“我宁可笨一点,也不愿意像你那么粗鲁!”

  其实最聪明的还是弟弟,他的沉默避免了很多麻烦,但是也会招致一些反感。这样看来,还是内向的弟弟比较聪明,他总是装出一副人人都拿他没有办法的样子,也不和外人说那么多话,因此别人对他的要求也比较少,如果他犯了错,也不会因此受到责备。从他的目标看来,他不是愚蠢,他是装傻。

  当一个孩子的数学成绩赶不上别人,或学校作业总是做不好,在这个时候,和孩子沟通就很有必要。如果家长听之任之,只能增加孩子的叛逆心理,也许他是想使老师困扰,甚至是使自己被开除以逃避学习。如果家长在这一点上纠正他,他会另找新办法来达成他的目标。这和成人的神经病是恰恰相同的。成人的神经病很多时候是因为精神压抑而得不到满足,却苦于没有办法和他人交流。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家长能给予他足够的关心和及时的沟通,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返回目录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宝宝辅食这样吃:不生病、不挑食、不过敏》书籍连载
《爸爸去哪儿》书籍精彩连载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过早断奶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吗?

崔玉涛

北京和睦家医院 儿科 儿科主任

若因“诸多”原因不得不放弃母乳喂养,那就要从心理上坦然接受配方粉。需注意:1、婴儿是否对配方粉过敏。停母乳前,先将少许配方粉涂在婴儿皮肤上观察有无皮肤过敏反应;若无,再少许喂养观察有无反应。若有不适反应,只能选择水解配方。2、尝试配方粉由家人进行,渐增多,母亲应回避。
通过心理治疗如何做到鼓励孩子自己控制抽动症?

罗向阳医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小孩患有抽动症不要单纯依靠药物,心理治疗也很重要,比如心理转移法。孩子在发生抽动,到底应不应该提醒?如果孩子心理承受力比较好可以提醒,但心理承受力差的话不要提醒会更好,尝试换个角度去说服孩子。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犯错,就不能责怪,只能鼓励他,但是故意犯错就一定要教育孩子,特别是明显伤害别人的行为,要严厉教育。如果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抽动的情况得到改善,就需要鼓励他,哪怕这种简单的支持,也能让孩子更有自信和控制力,孩子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治疗当中。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