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品 > 奶粉 > 正文

求突破 国内乳企海外寻合作

2015-07-07 10:13 佚名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乳业新一轮竞争拉开序幕:国内乳企出海 国外乳品抢滩

  日前,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定增募资从控股股东光明集团手上接盘以色列乳业巨头特鲁瓦集团控制权。2015年3月,光明集团通过其控制的下属公司间接收购了特鲁瓦集团76.7%股权,该次收购备受瞩目,也被称作中国乳企的最大单“出海”并购。

  光明乳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上,着实走在了前面。2010年7月,光明乳业以约3.8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新莱特公司51%股权,成为中国乳业首桩海外并购案,这不仅使新莱特当年实现扭亏为盈,并在3年后成功上市。此后,贝因美、伊利、蒙牛、新希望等企业相继“走出去”,布局奶源、兴建工厂和研发中心。

  “最近国内乳制品企业集体‘出海’,目的在于去海外与大型乳制品企业和品牌并购或者合作。”乳业研究员宋亮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目前国内乳企大多集中在欧洲地区探索合作可能,主要由于从国家宏观调整层面来看,在‘一带一路’方针指引以及自贸区建立等方面作用影响下,我国对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比较看好,加速了国内乳企在海外布局。”

  “国内乳企走出去还是为了突破资源约束,寻求质优价廉的奶源,并希望通过国际化来尽快赢得消费者信任。”乳业专家陈渝认为,国际化可以有效缓解国内优质奶源不足的局面,提高消费者信心。

  然而即便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最新检测结果中,有4个进口品牌、2个批次存在一般风险,依旧没能削弱消费者对“洋奶粉”的喜爱之情。记者在位于朝阳区民族园路唐人街购物广场内的大润发超市发现:虽然国产奶粉的平均售价低于进口奶粉,但在超市所卖的全部奶粉中,进口奶粉约占三分之二,国产奶粉仅占三分之一。而在其他超市,柜台销售的进口奶粉数量也大都多于国产奶粉。对此,宋亮认为,国内乳企纷纷“出海”也是想借鉴国际乳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完善自身产业链建设和长远发展做准备,应对进口乳制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近日有消息传出,达能集团大量经销商突然间被取消经销商资格,旗下纽迪希亚生命早期营养品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左右就遭整合,目前大量员工离职。此外据新西兰当地媒体报道,恒天然首席执行官施牧德表示,恒天然准备在销售一线上部署上百人,因此相应的集团下面支援性的职位会被削减,总共裁员人数会超过100人。“国外乳企裁员的原因主要是市场整体消费疲软、企业经营能力较差,此外受原料价格整体下降的影响,裁员可以减轻企业压力。”宋亮说。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中国市场仍然是恒天然最大的出口市场,因此预计恒天然中国公司不会被卷入裁员计划。由此不难看出,进口乳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此外,随着日前欧盟宣布正式取消已在欧盟国家执行了30余年的奶业配额制度,意味着将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奶农们可以自行决定产量。对此,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认为,中国市场将成为欧盟牛奶的下一个出路。“前年中国进口的液态奶有18.5万吨,去年增加至29.5万吨。”王丁棉预测,今年中国消费进口奶量将突破40万吨。

  日前,美赞臣首席执行官卡斯帕·贾克布森在201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4月开始美赞臣已直接从荷兰向中国就成品奶粉进行发货。“美赞臣荷兰工厂的产能在未来数个季度将会增加,这将对公司2015年下半年在中国的增长带来更大支持。”(经济日报记者 祝君壁)

相关文章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近来宝宝体重增长缓慢,几天排便一次,是否饮食中营养不够?要不要加奶粉?加辅食可以么?要不钙么?

崔玉涛

北京和睦家医院 儿科 儿科主任

由于婴儿不喜欢奶瓶喂养,每次仅喂进30-50毫升。于是用频繁喂养方式,白天才喂进300毫升。吃奶也是消耗能量过程,喂养过勤,体内消耗能量增多,可致体重增长缓慢。应规律奶瓶喂养,每次间隔3小时左右。不要仅关心喂养总量,喂养方式很重要。添配方粉、辅食、钙都解决不了喂养方式问题。
72天的宝宝5kg,58.5cm,这样的身高体重正常吗?宝宝一天尿的比较多,饮食要加奶粉吗?

崔玉涛

北京和睦家医院 儿科 儿科主任

母乳喂养过程中,经常困扰大家的问题就是孩子是否吃饱了,对于4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天能够保证6-8次的喂养,婴儿没有特别不适的表现,身高体重增高都非常满意就说明母乳是充足的,家长要以喂养的效果作为评判标准,不要仅考虑喂养的过程。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