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得了荨麻疹苦恼,一时间找不到治疗的方法,到处寻找方法。这里就来介绍一下治疗小儿荨麻疹偏方。
偏方一
组成:当归20克 黄芪30克 艾叶10克 大枣10枚 香附15克 荆芥20克 麻黄10克 细辛5克 黄芩20克 陈皮20克 沙棘果25克 党参25克
用法:此为成人剂量,儿童酌减。日服3次,每次服药量约200毫升左右。
功用:养血,祛风,止痒。
主治: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偏方二
组成:麻黄 连翘 荆芥 僵蚕 桑白皮 赤小豆 生甘草
用法:各味药物均予常规剂量,小儿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黄生用,煎时后下,全药先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主治:丘疹性荨麻疹。
加减:若风盛痒剧,风团多,要酌加祛风药如防风、钩藤、蝉脱;若湿盛疱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车前子以加强利湿之效;若热盛皮疹红赤,可酌加栀子、黄芩以长清热之能;若平素血虚,面白舌淡,脉濡细,可酌加当归、生地、白芍、丹参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肤,继发感染而生脓疮、糜烂,则本方宜去麻黄、僵蚕,加蒲公英、苡仁、败酱草等,重在清热解毒。
偏方三
组成:路路通10~20克 乌梅6~10克 地龙6~10克 北防风6~10克 蝉衣3~6克 丹皮6~10克 甘草3~10克
功用: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通络,透疹止痒。
主治:过敏性皮肤病风热型,症见皮损为丘疹、红斑或风团,伴有轻度发热、口渴、瘙痒等症,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加减:血虚者加当归;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有表证者加荆芥。
偏方四
组成:蛇床子50克,地夫子50克,苦参100克,白藓皮50克,虫蜕20克,荆芥50克,薄荷30克。
用法:水煎2次,合为一处,洗澡。如病变范围不大、或是症状较轻,用量可酌减。
主治:各种皮肤搔痒、湿疹、荨麻疹及过敏等。
偏方五
组成:韭草150克,甘草10克。
用法:韭菜洗净切段与甘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弃渣取汁。每日2次,每次1剂。
主治:行气理血。主治风寒型荨麻疹,遇寒尤剧者。
1、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隔离时间为5天,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
2、卧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症状消失。为了使病儿休息好,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居室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湿润,经常要开窗通风,但要避免穿堂风,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要避免强烈光线刺激病儿的眼睛,窗户拉上窗帘,灯泡用灯罩罩住。给病儿穿衣盖被要适当,穿盖过多,捂得全身是汗,见风反而容易感冒着凉,而引起肺炎。
3、食物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热汤,这样不但有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利于退热,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容易发透。疹子消退,进入恢复期,及时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除生冷油腻的食物外,不需忌口。
4、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但使皮肤出疹子,同时还使眼结膜、口腔、鼻腔粘膜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清洗,分泌物长时间地刺激皮肤粘膜,使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继续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做好病儿皮肤粘膜的清洁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5、高热的护理。麻疹病儿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热不超过39℃,不必采用退热措施,发热在39℃以上的,需采取一些退热措施,如按医生的指导吃少量阿斯匹林,忌冷敷及酒精浴。
6、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麻疹的并发症多而且比较严重。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等。
精彩推荐:
小儿荨麻疹 | 婴儿鹅口疮 | 肠梗阻 | 烂嘴角 | 婴幼儿外阴炎 | 婴儿性早熟 | 婴幼儿常见眼疾 | 婴儿猝死 | 婴儿摇晃症候群 | 婴儿脐疝 | 婴儿手足搐搦症 | 宝宝鼻塞怎么办 | 乳糖不耐受 | 婴儿肠绞痛 | 小儿支气管炎 | 婴儿缺铁性贫血
展开全部李洁玲
伊丽莎白妇产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
刘桂萍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 儿保科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