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餐时,我认识了小东和他的妈妈文琪。小东上了餐桌就是不好好吃饭,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的,边玩边吃。文琪没有责备他的意思,而是叫上了另一个小朋友跟他坐在一起,陪着他吃。这样一来,小东看着其他小朋友比着吃,一会儿就把碗里的饭菜吃光了。文琪妈妈认为,与其惩罚他,不如改变一下就餐环境,把大家就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热烈的就餐气氛,利用这种气氛感染孩子,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吃饭这件事情上来。
餐后,小东又因为跟另一个小朋友争玩具吵了起来。文琪看见了,也没有给孩子评理,而带着小东出去走了走,帮他换个环境。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让他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些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犯了错,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却不见成效。文琪的做法,实质上是不带任何情绪的“惩罚”措施,但却收到了期望的效果。
父母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所以,对于孩子的顽劣行为,我们可以利用他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比较短的特点,根据当时环境中一些特定的情况,选取某些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通常都是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朋友周兵家的墙上贴着一张“罚单”,针对的是孩子不好的行为。他孩子6岁了,已经有用自己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的意识了。周兵给孩子贴了这张表格,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按时睡觉,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乱扔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五枚一角硬币。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说脏话了,就让他上缴罚金,放在一个预先准备的罚金储存罐里。孩子明白好的行为接受奖金的含义,那么他必然也会懂得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
柳依依的妈妈影儿的做法是事先把合理的惩罚结果告诉孩子。影儿观察到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摩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她俩玩之前,影儿都会告诉依依,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在一起玩了。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游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因为孩子已经提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她自然会接受这种“不能玩”“必须离开”的惩罚。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彭先生的有效做法则是用赏识的态度感化孩子,促使孩子改变行为。实际上,孩子最想获得的就是爸爸妈妈的赏识。当我们想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或者想要他有某种行为之前,不妨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一个周末,彭先生的孩子找同学玩,玩得很晚,夫妇二人提心吊胆,到处找。直到天黑了,儿子才满身泥巴回到家。原来他和同学去河边游泳了!彭先生非常生气,忍不住责备了他几句,儿子不服:我只不过多玩了会儿,有啥不对的,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说着,钻到自己的屋子里生气去了。过了好一会儿,彭先生也冷静了下来,推开儿子的门,坐到他身边,温和地说:“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好,同学老师也很喜欢你,我之所以对你要求这么严格,是因为你比一般的孩子更优秀,将来肯定会很出色,我对你的要求肯定也比别的父母要求高。今天你回来迟了,你不知道我和你妈妈多么担心,再说你们去河边玩也十分危险。”这时,孩子的眼里已经噙满泪水,显然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过错。
于女士对儿子乐乐的惩罚手段是剥夺“特权”。5岁的乐乐特别喜欢看书,于女士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但这种惩罚也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于女士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她就拿走一本书。于女士称这种“惩罚”是让孩子失去某些特别待遇。在生活中,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特权,比如看他喜欢的动画片、玩玩具等,当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时,家长就可以剥夺这个特权。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剥夺太多特权,剥夺特权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这些方法家长都可以借鉴。此外,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家长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方面,要看准时机。当孩子歪着头,或斜着眼跟你顶撞时,千万不要再给他讲道理,这个时候他根本就不会理睬你。只有等你们都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时候,讲道理才能行得通。
另一方面,及时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并让他明白错在哪里。虽然我们应该让孩子提前知道犯下什么错,就应该承担怎样的后果。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方式,然后马上执行,绝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里跑来跑去。如果你想等一下再让他停下来,那就错了,你应该马上告诉他:“宝贝,到我身边来,看我们还需要什么。”
及时纠正非常必要,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了好久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说教,孩子会不明就理,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受罚。父母要及时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因为某件具体的事或行为而受罚,同时还要让孩子了解他仍是好孩子,父母依然爱他。这才是惩罚的真正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