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父母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平常饮食起居和上学放学,都由保姆来照顾。孩子很听话,学习成绩不错,让家长一直很骄傲也很省心。
爸爸妈妈都很爱儿子,爸爸会从世界各地带回各种新奇的玩具,妈妈会给孩子买很多零食和时尚的衣服,在家里也没有很多的限制。家长根据咨询师的提示,回忆起一件事:大概两个月前的一个周末,爸爸的一个大学同学从外地来访,吃过晚饭后,爸爸在客厅里陪着客人聊天。
孩子写完作业,看动画片的时间到了,就去找妈妈,妈妈不忍心拒绝孩子,就让孩子把电视声音调小,不要干扰到大人谈话。孩子照做了,到客厅里打开电视,按照妈妈的吩咐把电视声音调得很小,安静地坐在爸爸身旁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过了一会儿,客人注意到了,夸赞说:“你家的儿子好乖,你看他多懂事,为了不干扰我们谈话还把电视声音都调小了。”
爸爸很骄傲,顺手亲热地揽过身旁的儿子,一边让儿子依靠在自己身上看电视,一边继续跟客人交谈。后来的事情记不太清了,感觉儿子那几天好像是有点兴奋,有一次妈妈听到他边写作业边唱歌呢。
其实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好像从未被爸爸如此亲热地抱过。意外得到这一温情的搂抱后,幸福的孩子明白了如何得到爸爸的爱和关注,从此一直坚持每晚坐在电视机前,维持同一坐姿,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爸爸的拥抱和爱。
在孩子那里得到证实以后,父亲泣不成声:“我从小日子过得很苦,所以现在拼命地工作,就是想多挣钱让自己的儿子享受最好的生活和教育。可是没有想到,孩子真正想要的,只是我的一个拥抱。”
不懂孩子的爱,如何爱孩子
很久以来,我们的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方式给孩子关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以满足,背后的动机都是无尽的爱,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很多父母从没有想过:我们给的方式对吗?孩子能接受吗?这是孩子想要的吗?适合孩子的成长需要吗?……更没有想过:这样的方式会不会伤害到孩子?怎样给才会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地演好父母的角色?……
很多人成年以后,甚至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以后,跟自己父母的连接还是会有阴影或障碍,这些大多与成长过程中造成的创伤有关。
曾经在我的课程里,有一位女士带着很大的一份成长创伤:对父母有无尽的抱怨和指责。她反复强调父母从来都是不想要自己、不爱自己的。在治疗过程中,我跟她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她坚称她妈妈从来没有抱过她。小时候呢?没有抱过。幼儿的时候呢?没有抱过。婴儿的时候呢?没有抱过。婴幼儿的时候不在妈妈的怀抱里,你会在哪里?摇篮里。你是不是母乳喂养的?是的。那么妈妈喂乳的时候你会躺在哪里?摇篮里。那么请想一想当时的那个情景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笑,她也笑。我再问:“婴幼儿的时候,妈妈抱过你吗?”她依然很坚定:“从来没有抱过我。”
她在无理取闹吗?不,只是她心里的创伤太深了。在多年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关爱的缺失不断强化,负性情绪填满了内心,把所有好的部分都掩盖起来了。
没有接触过心理辅导工作的人从来想不到,会有多少成年人在我这里遗憾、伤心、委屈、愤怒、抱怨甚至批评、指责父母。而原因只有这些:父母从来没有爱过我,从来没有抱过我,从来没有关注过我,从来没有肯定过我……但是,当我们有了孩子以后,往往又会用同样的养育模式去对待我们的孩子。
父母们,请抱着你的孩子,温柔地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孩子“我爱你!”
本文来源于《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