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孙云晓:培养孩子好习惯 需从小事着手

  习惯是忘不掉的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习惯”一词:“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心理学的解释是:“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

  从完整的定义来说,“习惯”一词其实涵盖了个体和社会群体两方面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者更关注个体层面的习惯,主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情境下自动执行或完成某些动作或固定活动模式的需要和倾向,也可以称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稳定的联结,包括自然的反应倾向、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

  由此,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外在要求下的被动反应,是一种完全由意志驱动的行为;第二个层面是内化的主动行为,但它的发起和维持需要意志努力;第三个层面是自动化的行为,很少需要个人的意志努力,甚至是人们无意识觉知、自然触发和维持的行为。

  习惯正是属于第三个层面的行为方式,它不但是一个人无须意志执行的自动化的行为,而且还会在相应的情境中反复出现相对稳定。习惯有可能是有意练习养成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无意的多次重复的结果。反复的行为强化和对某些行为的模仿都可能形成一定的习惯。

  当然,习惯并非一成不变,人既能在某些情况下自觉地养成某些好的习惯,也可以有意识地改变某些不良习惯。习惯往往是后天环境塑造的结果,人们往往为了规避外界的消极刺激(逃避惩罚),为了获得积极刺激(寻求奖励),也可能是通过社会学习模仿他人行为而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可能有很多好习惯,也可能有些坏习惯。

  在巴黎,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请问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平静地说:“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非常惊讶,又问:

  “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老人耐心地回答说: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在儿童时期,特别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是养成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

  有一个女孩子叫董伊伊(化名),小学毕业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名牌中学——东直门中学。她到学校以后,各方面表现很出色,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大家推荐她当了班干部。

  有一天老师正忙着批改作业,还要准备发给学生父母们的信,就跟董伊伊说:“你到我的办公室去,打开我的抽屉,然后拿出我的图章来。咱们把这些信盖上章好吗?”董伊伊去了却没有拿回章来。老师奇怪地问:“怎么回事?”董伊伊说:“我去了一趟,发现办公室里没有人。”老师说:“没有人,你打开我的抽屉把章拿出来就是了。”董伊伊说:“老师,我觉得如果老师不在的时候,打开老师的抽屉是不好的。”老师马上就明白了,特别理解和感动。

  其实,这是一个习惯,一般在主人不在的情况下,不能打开主人的抽屉、翻动主人的书包。这个女孩子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好习惯呢?

  这可能得益于她小学时所受到的教育。董伊伊是北京府学小学的毕业生。府学小学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我们习惯研究的子课题学校。学校曾经教给孩子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过主人的许可。所以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基础教育很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非常欠火候。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科学大师的话说得多么睿智,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就是说一个人碰到事情的时候,不可能说“等我想想我受过哪些教育,老师怎么说的,我想想……”那肯定不行,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什么是忘不掉的?习惯就是忘不掉的。

作者其他文章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