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10、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于是,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11、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如何让“小磨蹭”提速
针对“小磨蹭”,既然讲道理和反复催促都没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动脑筋来想想更好的对策了。
1、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
孩子慢吞吞常跟着“漫不经心”一起出现,因为漫不经心所以显得动作慢。此外,有些孩子之所以慢吞吞,是因为注意力分散度低,当他专注于一件事时,无法一下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大人交代的事情上,如看电视时叫他去收拾玩具。有时才听大人把事交代完,又被另一件事吸引过去,这是注意力高度分散,所以,不仅无法用心完成大人交代的指令,还很快忘了前面的叮咛。
专家建议: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很难高度集中,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全,控制力不够,但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训练孩子提高注意力。比如拼图游戏、欧拉岛的蜂狂翻牌游戏等。这些游戏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收集每个信息,这样才能完成游戏,是很不错的锻炼方式。
2、父母不要操之过急
父母过于心急,经常是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回应。然而每个孩子发展不太一样,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则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考动作协调不是很好,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超出孩子动作能力时,家长会认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却认为他已经很快了。家长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求好心切的家长认为孩子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专家建议:如果孩子反应能力不够快速,家长就要适当的调整对孩子的要求,将要求尽量具体。比如,在孩子收拾玩具的时候要求他们去关掉电视,对反应慢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先不要收拾玩具,去把电视关掉,关掉电视后再继续收拾。慢慢的可以让孩子明白怎么同时处理多件事情,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
3、提高孩子的兴趣
孩子对他有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慢吞吞,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三催四请,直到你急得要发火了,孩子的动作才稍微快一点。
专家建议: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让孩子做一件事得时候最好先提起他的兴趣。比如让孩子去洗自己的小手帕,可以提出洗完手帕后你可以看动画片这类的激励措施,让孩子积极行动起来。
4、不要忽视孩子的天生气质
外向的孩子其反应表现常是积极、勇敢、乐观活泼的个性,对一些学习活动总是充满好奇心;相反的,内向的孩子却表现出畏缩、害怕、害羞、沉默的个性,且不愿意与别人互动。
专家建议: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给予不同的协助,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并增进其学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