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父母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攻击性

2011-06-28 10:06 佚名

   乐乐的幼儿园老师向乐乐妈反映乐乐好几次在幼儿园打其他的小朋友。乐乐妈很生气,大声斥责儿子不该这么对待朋友,可是乐乐不认错,为此妈妈感到又生气又无奈。带乐乐去金宝贝上课的时候,乐乐妈向金宝贝的老师反映儿子有这种攻击性行为。Mandy却认为,这可能的确不是乐乐的错。她问乐乐,你为什么要打那个小朋友呢。乐乐回答:“因为我喜欢他。”

  Mandy告诉乐乐妈,其实很多被指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如果你去询问他为什么要打对方,他的回答往往是“我喜欢他。”或者期望通过这种行为吸引对方的注意。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行为,是因为他们缺乏交往技巧,却又强烈地想要与小伙伴交流所致。如果父母处理不当,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或者他们持续通过这样的行为获益,这些原本没有恶意的行为就会延续下去。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可以正面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在这个基础上给他们一些引导,如教会他们说“你好”和“谢谢”,以帮助他们学会用更恰当的方式与小伙伴交往。

  有些家长像乐乐妈那样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也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还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1

  根据金宝贝老师的建议,想要化解孩子的攻击性,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

  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2.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

  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3.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4.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

  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要因自己对某些事情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夫妻之间要避免争吵打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