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库>小儿硬脊膜外脓肿>治疗护理

治疗护理

  治疗

  对于单纯的硬脊膜外脓肿,通常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3~4周后继续口服抗生素4周,而合并有椎体骨髓炎的患儿,抗生素静脉治疗的疗程需延长到6~8周。

  另外,应在早期未出现完全性截瘫之前做出诊断并予以积极手术治疗,一旦延误出现完全性截瘫,则术后脊髓功能难以恢复。因此诊断一经明确,应实施紧急手术。

  手术的目的是:

  (1) 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

  (2) 清除脓液和肉芽组织;

  (3) 解除脊髓的机械性压迫;

  (4) 充分引流;

  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手术应切除脓肿部位的椎板,切除的范围上下界应达正常硬脊膜,侧方要宽,但不要损伤关节面,如果脓肿累及节段太多应椎板间断切除,以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2) 术中应彻底清除脓液和肉芽组织,并用抗生素盐水反复冲洗,不可切开硬脊膜,以免感染向硬脊膜下腔扩散。

  (3) 术中应注意骨蜡、凝胶海绵不应留置伤口内,防止异物反应导致的伤口不愈合。

  (4) 硬脊膜外腔应放置引流条或橡皮管,以利于术后炎性渗出物的持续流出,必要时还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液体向残腔内反复冲洗,一般引流可在术后2~4天拔除。

  (5) 对于脓肿位于脊髓前方并合并有椎体骨髓炎的患儿,常常采用体腔外椎体后外侧入路清除脓肿,避免经腹腔或胸腔入路,以免感染向胸腹腔的播散,术中应清除坏死的椎骨碎片。

  (6) 术中脓液应常规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术后静脉点滴大剂量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7) 在未确定何种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多采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可选用头孢三代抗生素,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得结果作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