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 > 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常见病

可爱的鹦鹉鱼也会有生病的时候,那么鹦鹉鱼常见病的是什么?比如:白点病、烂鳃病、水霉病等。具体的病症如下面所述。

一、白点病

白点病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热带鱼因水温忽高忽热更容易患白点病,这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

病症:

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治疗:

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

二、烂鳃症

鱼体有腥臭味道,鳃部粘液增多。一般是细菌感染。

病症:

热带鱼患料鳃病后,行动缓慢,体色减退,失去光泽,食欲不振,头部变成黑色,鳃上附有一层粘液和污物,随着病情的发展,外叶鳃丝由鲜红变成白色,鳃丝逐渐腐烂脱落,随着外叶鳃丝的腐烂,内叶鳃丝也开始腐烂。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心骨坏死掉落,再严重时整个鳃盖也开始腐烂,最后导致死亡。

治疗:

将病鱼及未患病的鱼同时捞至另一盛有百万分之三的呋喃西林溶液的鱼缸里,放进时,停止喂食1-2天,然后喂少量鲜活饵料,逐步恢复正常喂食。

这种办法比较有效,一般一周左右病鱼可恢复正常。若有病情较重无法恢复健康的鱼,则应扔掉。原鱼缸用百万分之三的高锰钾溶液浸泡消毒。

三、水霉病

水霉病表现前期为擦蹭缸体,后期鱼体长出白色纤毛装东西。一般是水温过低、细菌入侵造成的。

治疗:

1、没有特效药,以预防为主。

2、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鱼体健壮。日常操作及捞鱼时要轻巧,不要造成鱼体外伤。

3、用0.5%~1%食盐可以抑制霉菌生长。通风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以及流动的水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4、此外,也可将患鱼捞出,把外伤处的白毛用镊子取下,在患处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疗效。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亲子快问 | 手淫 | 腋臭小窍门 | 跨行转账多久到账 | 六味地黄丸 | 枸杞子泡水喝的功效 | 脖子上长小肉疙瘩 |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 湿气重的症状 | 拔火罐 | 耳朵后面长了个硬包